伤肝行为排行榜
肝炎是一种相对隐匿的疾病。当患者出现明显症状、生活受到影响时,病情往往已到晚期。
调查发现,近九成人有伤肝行为。哪些行为是伤肝罪魁祸首?
TOP1:负面情绪
社会竞争压力大、工作紧张,人们容易愤怒、焦虑、抑郁,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导致肝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抑郁的人常肝气郁结,易怒者则会肝气横逆、肝阳上亢,这两类不良情绪都会伤肝。国外研究发现,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TOP2:
过度饮酒
饮食不节制和过度饮酒对肝脏的损害很大。
人体90%~95%的解毒工作都由肝脏负责,长期过量饮酒会让肝脏不堪重负,久而久之形成酒精肝,甚至演变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研究表明,34%的肝硬化死亡患者和25%的肝癌患者,均与大量饮酒有关。
暴饮暴食以及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过多的脂肪会将肝细胞包围,细胞无法正常从血液中获得营养,进而因缺血导致脂肪性肝炎。
TOP3:
用药不当
《英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称,长期服用止痛药等药物,会加大肝脏解毒负担,导致肝脏损伤。
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可引起肝衰竭,造成肝细胞大面积坏死或严重损害,总体病死率高达50%以上。
研究发现,国内最常见的伤肝用药行为是:同时吃多种感冒药(造成扑热息痛过量)、乱服中草药(过量或错误服药、轻信不靠谱的偏方)、滥用抗生素。
TOP4:
熬夜
晚上11点以后是肝脏排毒、自我修复的关键时期,过度熬夜会让肝脏疲惫不堪,而平时过度劳累会降低免疫力,两者相加对肝脏的损害很大。
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会直接引起肝细胞损害,只是在肝细胞内吸收营养,同时复制、繁殖。复制病毒的“零部件”,如表面抗原等释放在肝细胞膜上,会引起免疫反应,造成肝细胞损伤、坏死。
肝病4大高发人群
除饮酒多、运动少、暴饮暴食等常见伤肝行为外,还有些高发人群易被忽视:
1
常睡不好的人
除了睡眠不足,打鼾等导致低质量睡眠的问题,同样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经常睡不好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脂肪肝。
2
过度减肥的人
肥胖会造成脂肪肝,过度减肥同样如此。数据显示,20多岁女性是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的高发人群。
节食或通过药物强行阻断营养吸收,致使体内蛋白质缺乏,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肝脏转运出现障碍,脂肪就会在肝内堆积。
3
肠胃不好的人
消化道疾病伤害的不仅限于肠胃本身,还可能导致多机能无法正常运行。在这种状态下饮酒,更易导致肝脏损伤。
4
患慢病的老人
老年人慢病高发,用药过多易造成药物性肝损伤;年龄增长引起新陈代谢功能衰退,脂肪在器官沉积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
身体有两大“护肝穴”
肝功能失常,容易出现月经不调、急躁易怒、视力下降、肢体麻木等症状。常按两个穴位,对喝酒和熬夜的人大有裨益。
关冲穴
关冲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三焦经是气和水运行的通道,有行气利水、醒神开窍的作用,所以可以解酒防醉。
具体方法是:用指甲掐关冲穴,每次掐10秒,放松2秒后重复掐按,每侧手指掐按5次。掐按时用力要均匀,使穴位能够感到微微酸痛。
期门穴
期门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由于该穴与脏腑比较接近,所以常用来治疗各类脏腑疾病。
搓期门穴能缓解熬夜后出现疲劳、没有食欲等症状,有疏泄肝胆的作用。
具体方法是: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每天用掌心摩擦期门5分钟,有微微发热感觉为佳。▲
那么该如何养肝呢?
1、不要熬夜,早睡早起
熬夜最为伤肝,而早睡早起最为养肝。早睡,能够让肝脏充分休息、自我修复,而早起则能够吸收清晨的阳气,使得身体有活力。
2、多吃青色食物
青色食物入肝经,青色食物包括青蒿、青皮、青柠檬,青黄瓜等,当季蔬菜中的韭菜、茼蒿、菠菜、香椿等。均能够起到养肝排毒的功效。
3、核桃
核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最全面,有养肝补肾、润肠通便的作用。核桃含磷脂较高,可维护细胞正常代谢,防止脑细胞的衰退,是良好的健脑食品。核桃磷脂中的胆碱可促进肝细胞中的脂肪代谢,从而减轻脂肪肝的程度。
4、少喝酒
喝酒也是很伤肝的,要想肝脏好,酒就不能多喝,不然再怎么养肝也是白搭。
5、管理好情绪
肝与人的情绪和心志有着很大关系,肝血不足和肝血亢盛的人都是不健康的。所以保持情绪稳定对养肝湿很有帮助,比如多与家人朋友谈心聊天,通过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释放压力,周末可以去户外旅游来调节情绪等。
6、运动有效护肝
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适当进行一些慢步跑、快步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来把积聚在身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来,吸进更多的氧气,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加强肝脏的排毒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肝护肝也是一样,万事贵在坚持。日常调理需要一个过程,坚持了做到了自然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完美语泰片——您的贴身护肝管家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台湾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