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关于“转肝”比较权威的是定义是指仔虾肝胰腺从一个整体慢慢转化成肝脏和胰腺并伴随出现白膜的过程,代表着肝胰腺快速发育至成熟期。这段期间,肝脏消化能力提升,虾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抛开难以理解的定义,今天笔者根据实际经验来跟大家谈谈对虾“转肝”。▲在体视镜下观察,这层白膜是一层脂肪
1
转肝与换料的关系十分微妙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一般在放苗后20多天在肝脏后缘出现一块非常明显的乳白色膜(根据水温不同,时间有提前或延后)。而此时是对虾刚上罾或者刚刚开始从0号料转1号料的时间段。这个时候其实对虾的肝胰脏是非常脆弱的,而这个阶段处理不好,后期的虾就非常的难养。有很多文章介绍说转肝其实是对虾在转料的过程中,肝胰脏及消化道菌群对新饲料的适应过程,白色脂肪层的出现意味着肝脏出现脂肪积累,是食性成功转化并且机体消化吸收机能趋于完善的标志。这个理解我很赞同,所以在转肝期养殖户切勿换料太急,换料的时候,要以比例的形式进行,不要一下子从0号料换成1号料,或者从1号料换成2号料。
之前在广西钦州养虾的一个老乡就是,那时候仓库没有0换料,他觉得虾大了完全可以吃1号料,一下子全部换成1号料,结果当天对虾吃料就不正常,三天之后对虾吃料已经减半,还有个别虾肝胰脏肿大。笔者认为换料是一个非常细心的过程,特别是碰到对虾转肝的时候,笔者建议按照不同颗粒饲料比例逐级递增的方法进行加料,如果是刚刚上罾的虾,不建议一下投蛋白过高的饲料,可以使用益生菌提前发酵饲料,保证对肝胰脏及消化道菌群对新饲料的适应。
2
转肝期是病害高发期
转肝期对虾对外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自身抵抗力弱,是最容易发病的时期,养殖对虾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一阶段出现问题,是养殖管理最关键的时期。转肝不好的虾,接下来很难养,即使开始不继发细菌病,但这样的虾肠道细、吃料差,生长极慢,造成存塘虾规格严重参差不齐。体质差容易发病,时间长了以后也会细菌感染慢性死亡或发生其它疾病死亡。
其实转肝期最怕的就是对虾吃料出现异常,因为随着吃料的异常,饲料残饵在水体中积累,随时爆发出各种难以控制的水质或者疾病问题。所以转肝期,一定要把握好饲料的投喂量,特别是对于高蛋白的饲料。
▲健康转肝完成的虾
3
转肝期对虾吃料难以捉摸
刚上料台,虾吃料都是很猛的,幼虾很贪食,几乎一天到晚都可以进食,但此时其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而白膜的产生预示着肝脏发育逐渐成熟,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健全,对虾摄食开始加快、增多,此时进入罾网内摄食的对虾会逐日增加(俗称上料台、上罾、开吃)。
所以说转肝期对虾吃料是很难把握,也是最头痛的事情。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我们细心的时候,笔者建议,在转肝期一定不投喂过多的高蛋白饲料,小广州昆虫酶浆是梧州市中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琅)以自有酶解生物加工为技术支持,并且科学搭配,能快速补充直接吸收的优质氨基酸和生物多肽、消化酶,提升肠动力,护肝健肠的一款粗蛋白理想替代产品,坚持整个养殖过程使用,通常会在虾的消化系统区内形成一层肝保护白膜,而且不需转化直接吸收达到减轻肝脏负荷目的,大大减少肝萎缩现象,对白便现象有控制能力,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的饵料,全程为水产的强健体质打下坚实基础,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稳定水质、不污染塘水,不易倒藻,不过于担心水色浓厚,大量有机酸对藻毒、亚硝酸盐、硫化氢、漂白粉余氯等起到一定解毒效果。
1、苗期:以1万苗计:每餐克本品,喂3餐,每天以10%的量递增,连续喂10天后再配合粉料饲喂;直接用水稀释全塘泼洒。
2、育苗期:以替代饲料15-20%的量,加适量的水溶解再与饲料简单混合投喂。
3、料台时间:建议掌握在40-50分钟内吃完颗粒料,因剩下时间由15-20%本品溶解在水体内吸收,每天以2%-3%的比例加料(遇到天气变化可暂缓加料),排污换水量控制在10%-20%。
4、遇到消化超负荷和毒素引起的白便、肝萎缩现象,可以按照每立方米水泼洒5克,每天泼三次,连续使用3-5天,饲料减少一半投喂或不喂,好转再逐步恢复喂料量。
购买方式
END
来源:旺旺好渔资,作者:黄睿
投稿中国水产门户网,志创渔业信息第一品牌;运营十余载,用心感悟行业发展的点滴;水产人,就上中国水产门户网。
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