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院·门诊故事
医院·门诊故事系列
戒酒后,再度饮酒竟然肝衰竭
近日,五院肝科门诊来了一位60多岁的患者,全身乏力加上腹胀了2月,检查肝功能黄疸浓度已达到mmol/l,B超显示有明显的肝硬化腹水。
仔细询问其病史,原来这位患者有长期饮酒历史,30岁时肝功能已出现损害,当时被诊断为肝硬化。
滴酒不沾了16年,认为已恢复正常的患者又恢复了饮酒。近2年酒量大增,几乎天天喝白酒,少则3两多则半斤。
此次发病进入五院,医生诊断其已经是「肝衰竭」,病程中一度出现腹水伴感染。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经过3月余精心治疗,黄疸逐渐消退了,肝功能恢复得不错。
临床上这样病例还真不少,过量饮酒在带来健康隐患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关于喝酒的许多思考。
喝酒,并不是一件小事!
在中国,每年有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3%;致残人,占总致残率的3.0%。保守估计,我国现在酒精性肝病患者人数在万左右。第一批90后已经得了酒精肝。
小酒怡情,大酒伤肝
肝病患者不节制饮酒将致命
编辑
海英导医台
出处
医院(ID:wxwuyuan)
医院
无锡市肝病研究所、无锡市医学会肺病会诊中心所在地
医院
酒精伤肝,肝脏如何解毒?
▲人体分解酒精主要依靠两种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酒精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酒精经过乙醇脱氢酶催化,从乙醇代谢为乙醛,然后经乙醛脱氢酶变为乙酸,最后乙酸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具有遗传性,这种遗传性的差异决定了酒量的大小。
所谓酒量,应该是饮而不醉的最大量。而酒醉,是酒精对机体的伤害达到一定程度,醉酒对肝脏的损伤不亚于肝炎。
医院
喝酒脸红的人不易醉?
▲那么,传言喝酒脸红的人真的比常人不易醉酒吗?
此言差矣,喝酒脸红的人体内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
但因体内缺少乙醛脱氢酶,不能将乙醛转化成乙酸,所以体内乙醛迅速累积而迟迟不能代谢,乙醛具有扩张毛细血管的功能,因此会长时间涨红了脸。
一般几个小时后红色就会减退,这是靠肝脏里的细胞色素酶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慢慢被代谢掉了。
医院
喝酒脸白的人酒量好?
▲喝酒脸白的人,表示体内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很少,主要靠肝脏里的酶起作用。
大量饮酒导致酒精引起皮肤血管收缩,造成脸色发白。这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喝了很久后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给人很能喝酒的感觉呢?那是因为脸白的人也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个头越大感觉越能喝酒。
医院
酒精肝是如何被催生的?
▲事实上,喝酒脸白的人比喝酒脸红的人更容易造成肝损伤。
不过就算你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拥有的人,肝脏分解酒精的能力也是有上限的,超过了量,一定会造成肝损伤。
大多数中国人乙醛脱氢酶突变率约30%,喝酒后血液中含较高浓度的乙醛。乙醛会直接使肝细胞变性、坏死,造成肝损害。于是长期持续饮酒肝脏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酒精肝的发展取决于酒精摄入的剂量和持续时间。无论男女,每周饮酒量和酒精肝的发生成正比。酒精摄入量是酒精性肝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合理饮酒预防肝部病变
「科普肝部健康话题,合理饮酒规避风险」
◆◆◆
那么,有长期饮酒习惯的市民应当如何预防肝部病变呢?
本期小编咨询了医院肝科主任医师王娟华,为您带来肝病患者的饮酒禁忌。
喝酒,并不是一件小事!
V
王娟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肝病的诊断及治疗,对疑难复杂肝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院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慢性肝病患者忌饮酒
慢性肝病患者本身肝脏已经受到一定损害,再大量饮酒犹如雪上加霜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引发酒精性肝病的可能性很大。
王主任表示,有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喝酒等于慢性自杀!酒精和病毒导致肝脏炎症、加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进展,易引起严重的肝病甚至肝衰竭。
因此市民朋友若患有慢性肝病,那么就禁忌饮酒了。
酒精性肝病防治5要点
控制饮酒
对经常过量饮酒者而言,减少饮酒量或完全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
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便尽早发现酒精性肝病,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阻止病情进展。
加强意识
服用药物
酒精性肝炎伴或不伴纤维化,通常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需要在戒酒基础上,加用抗炎保肝药,肝病才可能康复。
积极地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并减少并发症。即使到了重症酒精性肝炎,晚期酒精性肝硬化或并发肝癌阶段,综合治疗也能使患者获益,可为等待肝移植赢得时间。
积极治疗
谨遵医嘱
许多酒精肝患者治疗后不见效,恐怕还是治疗方法不当、治疗时间不够,或疗效评价指标不合理。
王娟华主任提示
我们的肝脏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为了健康,请一定要慎重饮酒,切莫贪杯!健康饮酒,让你远离酒精肝,不喝或少喝是最根本的办法。建议正常人平时喝酒首选红酒,每天不超过3两,白酒每天不超过1两,啤酒每天不超过1瓶。
医院
电话丨()
地址丨无锡市广瑞路号
无锡市普仁医疗集团
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