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萎缩的原因
肝腹水肝萎缩
肝萎缩药物
肝萎缩治疗
肝萎缩发作
肝萎缩症状

多吃蔬菜真的好吗

多吃蔬菜清肠胃,多吃蔬菜营养好,很多人走进了这样一个误区。

这些年,我接触的患者中,有拿蔬菜代替主食的,有迷信野菜功效的,无一例外,他们非但没有取得理想的养生效果,反而越吃脾胃越差,身体越糟。

蔬菜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有选择的,有限量的吃,这样它才对我们人体起到合理的帮助作用。

五菜为充

《本草纲目》记载说:“〈素问〉云:五谷为养,五菜为充。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也。”朱丹溪说:“具有疏泄作用的是菜。之所以叫‘疏’,是因它有疏通的本性。人吃了蔬菜,则肠胃宣畅,无壅滞之患。”李时珍说:“各种菜,都是由地产出的阴物,所以能养阴。”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米面是主食,具备生发气血的作用。但我们光吃米面又容易壅滞,需要用其他食物疏导一下肠道,这个疏导者就是五菜(泛指所有蔬菜)。蔬菜是起疏导作用的,由于其属阴,没有五谷那么养人,故不能作为主食,只能起辅助主食的作用,脱离了主食将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一直把它称为辅食。很多现代人本末倒置,以为菜是养人的,食物结构中以菜为主,少吃或者不吃主食。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观念。蔬菜阴气很重,现在很多人阳气生发不起来,也与此有关。

吃蔬菜有什么营养呢?蔬菜中的维生素无非是替我们帮助吸收五谷的一个辅助工具,它是食物里的配角,所占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二十。如果本末倒置,不吃主食,只吃辅助主食的蔬菜能获得多少营养呢?结果是达不到我们身体所需。

饮食结构中米面食为主、蔬菜为辅,才是让我们生命能量生生不息的保障。

蔬菜不是排毒剂

我接诊过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患者,她很消瘦,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就诊时,她告诉我,这些年打针吃药各种医疗手段都用了,病情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差。当我询问她的饮食习惯时,她说:“我早晨基本上吃凉拌菜,因为我要排毒,吃了以后每天排大便好几次。”这位患者走进了一个严重的误区,认为排大便越多越排毒,所以才会不停地吃凉拌菜。但她没有想到,排大便次数越多越伤气血,越消耗元气。常言道:“好汉禁不住三泡稀。”中医认为大便次数过多为中气下陷,也就是脾胃之气已受损伤,无疑影响了气血的生化。她早晨只吃蔬菜,蔬菜不易消化,又很少吃碳水化合物,不仅身体得不到什么营养,蔬菜里的纤维素还不断给她清理肠胃。天长日久,她的身体越来越存不住营养,自然会骨质疏松。

还有一位五六十岁的女患者,看病时是坐轮椅被家人推进来的,这种半瘫痪的生活她已经过了一年有余。患者告诉我,她的腿莫名其妙渐渐就不能走路了。中医诊疗要治病求因,我问她饮食习惯。她说:因为有人说多吃野菜身体好,每天都吃很多野菜,冬天没野菜,夏天时会把野菜都冻在冰箱里,留着冬天吃,饭却是吃得很少。我要她把野菜全扔掉,改成主食为主,蔬菜为辅的正常饮食习惯,再配合中医治疗。没过多久,这位患者完全脱离轮椅康复了。她的病因很简单,野菜吃太多让身体没有养分,又很寒凉,寒气趋下,使腿越来越软,行走越来越困难,从而导致瘫痪。

野菜大部分都是清热解毒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寒性的食物。当我们身体没有热的时候,吃下去的野菜就会耗伤身体的气血。所以出于尝鲜吃吃野菜无所谓,但要是像这位患者一样把它当饭吃,结果自然会很糟糕。

纤维特别多的菜,也不主张吃太多。现在餐馆里有道菜叫清炒红薯藤,人们觉得它是健康食品,因为能够清理肠胃。红薯藤主要成分是纤维,我们吃下去也不吸收,它起到的作用就是促进大肠蠕动排便,也就是一般说的“刮肠子”。有的人大鱼大肉吃多了,身体毒素无法代谢掉,所以只能靠吃红薯藤这类高纤维食物“刮肠子”。但一个本来就饮食清淡的人就没必要吃太多红薯藤,因为他的肠子已经很干净了,再“刮”就“刮”过了,会把营养也“刮”出去。

凉拌菜伤脾胃

有人深信,不经过烹饪的凉拌菜营养没受到破坏,多吃凉拌菜对身体很有益。这也是一个误区。

大家想一想,烹饪的“烹”字下面是个“火”,有了“火”,我们的食物才能被加工做熟,成为能被我们肠胃更好吸收的菜肴,所以烹饪是人类饮食营养学的一个极大进步。

又生又冷的凉拌菜进入我们温热的肠胃,我们的身体得给它加温成适宜消化、吸收、代谢的温度,也就是说,我们用自己身体的阳气完成火焰应该完成的工作。凉拌菜日复一日吃下去,我们自身气血的消耗得越来越多,阳气被摧残得越来越少,身体能好吗?

古代医学家孙思邈说:“老人所以多疾,皆由少时多春夏取凉过多,饮食太冷。故其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提醒人们为了将来的健康,对凉拌菜还是要悠着点。

很多人特别爱吃凉拌菜,觉得吃下去心里舒服。凡是有这种感觉的人,大部分都有虚火,除非年轻人,身体真的很壮,又逢夏季,但在现在职场中,这种强壮的人很难找到。

有虚火的人有什么症状?他们的身体下寒上热,虚火越多的人,下半身腰腿足或小腹是越寒。中医学认为,寒凉则凝,温则通,这类人的阴阳平衡已经打破了,气血运行不畅达,导致上身很热,爱上火,所以愿吃凉的。正因为气血处在瘀滞状态,身体里的垃圾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形成疾病,比如肿瘤、囊肿、息肉、结石和各种慢性病。这类人本身气血就不通,再吃寒凉的凉拌菜,对身体的伤害无异于火上加油。

凉拌菜并非不能吃,如果在温度比较高的夏天,脾胃健康的人适量吃些没有问题。实际上南方很多地区保持着很好的不吃生菜的习惯,他们吃的所有菜都是经过加工的,至少是要用开水焯过再拌起来吃。这与古代养生家们提倡的不吃生菜相符。

选蔬菜要因时因地

在过去,由于生产条件和运输条件限制,我们这一辈人能吃到的蔬菜很少。大部分人都吃不到什么蔬菜,北方人过冬几乎是顿顿大白菜,他们的身体到现在还是挺不错,一来是营养摄取合理,二来是大家吃的都是本地生产、本季节收获的蔬菜。

现在,我们能买到的蔬菜非常多,南方菜北方菜,还能买到国外的菜,有了大棚种植后,冬天也能吃到绿油油的夏天菜。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今吃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菜,对有些人的身体来说未必适应。临床上我见过很多爱吃南方菜的患者,有的爱吃绿叶菜,有的特别爱吃苦瓜,但他们往往显得脸色比较差,因为大部分绿叶蔬菜偏凉,苦瓜尤其容易苦寒败胃。

我国南北地域差异明显,南方温暖,北方寒冷,所以南方菜多清热,北方菜多温燥。爱吃南方菜的北方人,时常会吃伤脾胃,伤了脾胃后脸色就发黄。有的人脸孔泛黑,有的人有色素斑,说明每个人的体质随地域不同而不同,不适合长期大量地吃外地菜。本地人吃本地菜就没事,因为他们祖祖辈辈这样吃,他们的身体能够消化吸收这些菜。

打个比方,就像老一辈人过去粗茶淡饭,体内各系统的运转适应了那种状态,没有能消化大鱼大肉的机制,当生活条件好转后就吃很多肉蛋奶,反而容易得糖尿病。

北方人过去常吃的蔬菜是白菜、土豆、萝卜,对消化吸收这些蔬菜就很容易,身体不具备消化吸收南方蔬菜的条件,所以吃下很多南方菜后,就会干扰我们多年形成的正常胃肠系统,脾胃会产生某种不适应或伤害。

现在的大棚种植让消费者冬天也能买到夏天菜,价格也不贵,但你去大棚看看,一些大棚菜就像机器制作的,长得一个样,多是好看不好吃,都失去了自身的天然属性。过去自然成熟的番茄又甜又软,现在很多大棚种植的番茄不光硬邦邦还放不坏,由于用过激素和化学制剂。这样的菜吃到肚子里既没有营养,又可能因存有化学激素对身体造成伤害。有的人还将这样的蔬菜当主食,实在是有些对不住自己的身体了。

总而言之,什么地方的人,就吃什么地方的菜,什么季节就吃什么季节采摘的菜,这样才是合理的。几千年来,祖祖辈辈常食用的那些菜一定是最安全的,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结构对于当地人而言也是最合理的。当然,生活改善了,可以间断吃些外来菜,但只可浅尝辄止。

平和之味最滋养

《黄帝内经》讲的五菜是“葵、藿、薤、葱、韭。”《黄帝内经·灵枢·五味》中对五菜的气味做了解释:“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菜实际泛指所有蔬菜。

在中医理论中,有个五行学说,其根据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所包含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解释人与自然界相关事物的不同性质、状况、好恶及相互关系等。其中归纳了五种饮食气味,对于人体,各有所属,各有所用。

根据五行学说,它们与五脏的关系如下:

甘味入脾。适量的甘味食物有补脾胃作用,过量则会使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出现脘腹胀满。经常胃腹胀满的人,就要少食甘甜的东西。

苦味入心。适量的苦味食物有补心作用,过量则会损伤心气,出现心悸烦闷,甚至使得心火亏缺,而致肾水上泛,出现面色黧黑、胸满喘促等。若体质寒气大的人,就要少食苦味的东西,因苦属阴,不利于阳气的生长。有骨病的人不能过多食苦,否则可克伐骨力。

酸味入肝。适量的酸味食物有补肝作用,过量则会导致肝气受伤。脾虚者少食酸,防止酸味妨碍脾胃功能。酸味伤筋,因为酸敛可使筋缩,故筋骨有病不能过多食酸。

辛味入肺。适量的辛味食物有补肺作用,过量则会对肺有害。身热性急躁的人要少吃辛辣气味的东西,因辛属阳,阳盛则热,故当避之。气虚的人过食辛味,使气耗散,加重气虚。

咸味入肾。适量的咸味食物有补肾作用,过量则使肾气损害。津亏血少之人少食咸,咸能渗泄津液而伤血,导致血液凝涩出现口渴。概括起来,辛甘淡为阳,酸苦咸为阴;阳主升浮,阴主沉降。

老祖宗的《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只有适量适度地去吃蔬菜,摄取蔬菜中的五味,才能让五脏好好地运行,气血协调,身体健康。五味要协调,哪种味道都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更不能听说哪种蔬菜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就玩命地吃。一次我接受采访,记者请我解答大蒜治疗胃癌的问题。这是一个多么明显的误区,胃癌的主因就是胃受到了不良刺激,大蒜这样强刺激性的东西怎能治疗胃癌呢?虽然大蒜含有一些抗癌成分,但是如果我们直接食用会对胃黏膜有刺激,绝不可能有益处。任何病变组织都需要修复,而不是加重损伤,胃癌患者同样也是不可以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的。

中医是中庸的医学,是走中道的,讲究不偏不倚,饮食尊崇平和之味。五味养五脏,但五味过了就伤五脏,所以我们选择的蔬菜应该是性味平和,辛辣的蔬菜不可吃太多。

随处可见的土豆、白菜和萝卜,就是性味平和的菜,它们在地里待的时间长,受的污染又少,是有大营养的蔬菜。当然,北方人偶尔吃点南方菜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以它为主,以免影响了身体的平衡。

中医食疗养生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医院是厨房。

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chongluan.com/gwszz/890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