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功实施首例
“联合肝脏分割与门静脉支结扎的分步肝切除术”
年6月25日,一名患者在全麻下第二次进行了右半肝切除手术。术后16天查房显示,该名患者切口愈合甲级,饮食大小便正常,无腹痛,无黄疸畏寒发热,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正常,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并于7月13日康复出院。
这标志着,医院首例“联合肝脏分割与门静脉支结扎的分布肝切除术”获得成功。目前全世界成功实施手术的只有余例,而国内仅有50余例。
联合肝脏分割与门静脉支结扎的分步肝切除术
(英文缩写:ALPPS)
主要针对部分大肝癌侵及过多正常肝组织,或位置特殊需切除过多正常肝组织,常规切除手术由于剩余正常肝组织过少而不可行则分两步进行,一步手术为将病侧肝脏与正常肝脏分割和病侧肝脏门静脉支结扎,1周到2周后待健侧肝脏代偿性长大后行二步手术,切除病侧肝脏。
情况介绍患者男,71岁,因上腹胀痛不适,于年06月01日15时12分入院,入院后诊断:肝细胞性肝癌(巨块型)。
术前检查提示右肝巨大肝实性占位,体积约16.0x12.9x16.9cm。如果一次性行右半肝切除术,剩余肝脏体积小,术后出现肝衰竭几率大,严重时导致死亡。肝胆胰脾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赵铁军博士带领科室医疗团队经过多次病历讨论后,决定分两期手术,进行联合肝离断、门静脉结扎分布肝切除术。
第一期手术6月8日,在全麻下进行第一期手术:右门静脉结扎、右半肝离断、胆囊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肝周少量淡黄色液体,肝脏表面无橘皮样改变,无淤胆,边缘锐利,右肝见巨大占位,未穿透肝包膜,胆囊无肿大,其内无结石,胆总管直径0.8cm。膈肌未见侵犯,肝十二指肠韧带、胰头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脾脏不大,胃、结肠未见明显异常。
右肝肝细胞癌,临床分期T3N0M0,TNM临床分期IIIA期。结扎右侧门静脉主干后,观察右半肝无淤血、肿胀,右肝动脉搏动良好。经14天治疗,患者残肝体积较术前增大了26%,为二期手术创造了条件。
第二期手术6月25日,在对患者进行二期手术充分评估后,在全麻下再次进行右半肝切除,术中探查见:腹膜水肿,腹腔内见少量积液,膈肌未见浸润,右半肝已离断,肝脏色泽暗,体积无明显减小,左半肝色泽红润,体积较前有增大,双侧肝脏无淤胆,左半肝表面无结节、占位,胆囊缺如,肝门部水肿,右侧门静脉已结扎,右肝动脉管壁增厚,扪及波动,左肝动脉搏动良好。脾脏、胃、结肠未见明显异常。根据探查结果,决定行右肝外叶切除术,手术顺利。
术后16天,患者切口愈合甲级,饮食大小便正常,无腹痛,无黄疸畏寒发热,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正常。目前,患者各项体征正常,恢复进食,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
近几年来,医院一直将人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石,积极引进各类学科专家和技术高端人才,打造出了肝胆胰脾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内窥镜科等一批区域优势学科群,三、四级高难度手术量明显增加。
赵铁军
外一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在肝胆胰脾良恶性疾病的外科诊治及微创化治疗上有独到之处,擅长肝叶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肠吻合术等大型手术治疗肝胆胰脾肿瘤和复杂肝胆管结石等。
年,肝胆胰脾外科成功申报成为成都天府新区首批临床重点专科,两项科研项目《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系统在腹部狭隙病灶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和改进》和《联合门静脉汇管区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脾静脉闭合依据的临床研究》获得成都市卫计委批复。两项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医院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对肝胆胰脾外科成功申报成都市重点专科、四川省重点专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博卓
通讯员邹峰
图陆怡黄平
GFHC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