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90927.html蓝晓科技在A股市场知名度不高,它不像恒瑞医药身处热门的医药行业,也没有海天味业这样广泛的用户群体,也不是万众瞩目的芯片和半导体领域,但有意思的是,所有这些行业领域都有蓝晓科技的身影。在价值投资理念的长期教育下,食品、饮料、医药、疫苗等具有重复消费属性的行业普遍获得高估值待遇,被美帝卡脖子的芯片、半导体行业更是不吝用泡沫激励士气。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行业背后的隐形冠军,蓝晓科技的价值有必要被重新考量。1.有趣的行业蓝晓科技主业是吸附技术及材料、装置的研发与生产,换句话说就是生产销售吸附树脂材料和吸附设备,为下游工业生产提供吸附分离服务。如果换成更诗意的语言,蓝晓科技干的活就是帮助别人把精华留下,让糟粕走开。在生物医药、金属冶炼、食品加工、水处理、电子制造等诸多领域,都存在分离杂质、提升纯度的环节,随之产生对吸附分离产品的需求。吸附分离的原理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吸附液体中某种或几种物资以回收或去除这些物资。其最基础的应用是在污水处理领域,用于脱色、除臭、脱除重金属、溶解性有机物、放射性元素等污染物。在处理流程中,吸附分离可作为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的预处理手段。从吸附方法上区分,吸附分离包括交换吸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三种基本类型。交换吸附是利用静电吸引作用将溶质的离子聚集在吸附剂表面的带电电子上,并置换出原先固定在这些带电电子上的其他离子,通常离子交换就属于交换吸附的类型。物理吸附是利用溶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间力〈范德华力)而产生吸附。由于吸附质并不是固定在吸附剂表面的恃定位置上,而是在界面范围内自由移动,因而其吸附的牢固程度不如化学吸附。影响物理吸附的主要因素是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细孔分布。化学吸附是让榕质与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牢固的吸附化学键和表面配合物,吸附质分子不能在表面自由移动。化学吸附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在低温时吸附速度较慢,并且化学吸附具有选择性,即一种吸附剂只对某种或特定几种物质有吸附作用。看到这里,心存幻想的投资者可能要失望了,吸附分离并不是一个新兴行业,而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化工行业。粗略的看,这个行业毫不起眼,并不具备什么性感的概念。但是,最有意思的是,吸附分离的下游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在环保治理、重金属提炼、半导体制造,以及饮料、药品甚至疫苗生产中都有用武之地。这意味着,吸附分离行业的公司几乎可以和各种热门概念都产生关联,对投资或者投机来说,这意味着一个个引发市场情绪波动的引火线。不过,A股市场这些年的持续治理下,纯粹的概念炒作已经难以掀起多大的波澜,持续增长的业绩才是决定一切的基准。2.进取的公司蓝晓科技所生产制造的吸附树脂是最近几年高分子领域里新发展起来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是以吸附为特点,具有多孔立体结构的树脂吸附剂,由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等单体,在甲苯等有机溶剂存在下,通过悬浮共聚法制得的鱼籽样的小圆球。在蓝晓公司实验室,可以看到瓶装的各类大小颜色不同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就是吸附分离树脂。液体在通过时,这些树脂颗粒可以选择性地吸附过滤掉某类物质。“例如,苹果压榨后产生的果汁容易褐变,需要使用吸附分离材料将褐变物质过滤掉,这样做成的浓缩果汁颜色稳定。而吸附分离材料只是定向去除褐变物质,其他营养成分、风味等均会得到保留。这对吸附材料的分离性能选择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选择性则是通过分子设计与合成技术来实现。”吸附树脂内部结构很复杂。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树脂内部像一堆葡萄微球,葡萄珠的大小在0.06~0.5μm范围内,葡萄珠之间存在许多空隙,葡萄珠之间的相互粘连形成球形树脂,正是这种多孔结构赋予树脂优良的吸附性能。制造商通过对吸附树脂的材料和结构进行微观设计,就能制造出不同吸附性能的吸附树脂。据行业数据,这几年吸附树脂行业的集中度出现显著变化,行业内的公司从年的70多家锐减至年的20多家。受技术限制,国内大多数吸附树脂厂商集中在传统工业水处理领域,由于生产技术和设备门槛较低,价格竞争非常激烈,利润水平低,传统工业水处理领域早已成为“红海市场”。所幸的是,蓝晓科技从成立之初就走在不同的道路上。虽然起家产品也是吸附树脂,却直接避开了工业水处理领域,而是瞄准其他领域发展。年在A股上市之后,持续保持行业内较高的研发投入,每年都有2到3个新产品、1到2个新工艺投入市场,3到5个新立项产品研发成功或产业化应用。在生物医药领域,开创了头孢生产中7-ACA的酶法工艺,解决了传统化学法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并且其吸附树脂还可用于肝素钠提取工艺。金属提炼领域,在镓提取应用中创新了吸附分离技术现代服务业模式,将技术、管理和资本融于技术服务体系,解决了镓行业的成本高、产能散的问题,技术覆盖国内80%以上的生产线。盐湖卤水提锂领域,于年底在青海冷湖t/a提取碳酸锂项目中,实现了国产技术用于盐湖卤水提锂的产业化,产出高纯碳酸锂产品,实现了多年的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技术储备与新能源材料市场需求的共振,年藏格、锦泰两个项目材料及装置销售金额合计达16.70亿元。食品领域,第一个将吸附技术引入浓缩果汁行业,十多年来一直占据果汁市场98%的份额,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果汁制造大国。环保领域,针对废气VOCs分子结构特性与废气处理的工况特点,对树脂分子骨架结构进行了特殊设计,研制生产出废气VOCs处理专用吸附树脂与集成系统装置,为客户提供废气VOCs处理整体解决方案。对不同工况下、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吸附回收,对含氯有机挥发物的吸附去除率达99.9%以上。系统集成领域,第一个在离子交换树脂行业,将融合了创新的特种树脂、独有的应用工艺、定制的系统装置的中国原创技术,在土耳其进行工程落地,实现了国际市场输出。国外市场拓展速度加快,年实现销售收入0.99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3.58%,全年新增订单超过1亿元,并且实现了首套土耳其EPC工程,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离交设备出口印度,生产线运行良好,为未来国际业务模式创新拓展奠定基础。此外,蓝晓科技已在均粒树脂制造方面取得突破,开始在电子半导体生产及核电领域拓展应用,打破了国际巨头对均粒树脂的垄断。整体上看,蓝晓科技已经占据国内吸附分离行业技术制高点,并展现出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拓吸附分离新应用领域的进攻态势,目前已经开始与陶氏、朗盛、漂莱特、三菱等海外化工巨头展开直接竞争。3.成长傲视群雄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制造业领域,蓝晓科技能够展现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性,其仰仗的是技术研发上的领先。蓝晓科技地处西安,并非传统化工重镇,但其实际控制人寇晓康和高月静夫妇均为行业顶级专家,均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中,董事长寇晓康先生还是浙江大学教材《高分子化学教程》的编写者。此外,清华大学与蓝晓科技的学术合作也非常密切,如《现代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等专著都是由清华大学的专家院士与蓝晓科技合作撰写。年1月,蓝晓科技与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吸附分离聚合物材料结构调控与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国家级奖项的含金量非比寻常,在整个A股多家公司中能够拿下这个奖项的公司绝不超过1%。凭借持续领先的技术,蓝晓科技得以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这种进攻性在其经营业绩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年至年其营业收入从2.95亿增长至10.12亿,营业利润从0.55亿增至2.85亿,净利润从0.51亿增至2.51亿元。五年间,营业收入增加三倍,利润增长5倍,同时毛利率从36.84%增至49.83%,净资产收益率从9.6%攀升至22.75%。这是什么级别的成长性?顶级水平!不妨拿最近几年的大牛股泰格医药、通策医疗和海天味业来比较,这三个长线大牛股分别处于创新药服务、连锁医疗和日常消费品行业,也是A股市场公认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俱佳的长线代表,五年内市值均实现5倍以上的增长,目前市盈率最低的海天味业也达到90倍,最高的通策医辽超过倍。与这三者相比,无论是营收增长、利润增长还是净资产收益率,蓝晓科技均不占劣势。更出色的是,蓝晓科技在保持迅猛扩张的同时,毛利率亦明显上升,这是一种让同行恐惧的进攻能力。不过,从市值和市盈率变化来看,蓝晓科技与泰格医药、通策医疗和海天味业这三个大牛股就相去甚远了。与五年前相比,后三者市值均实现5倍以上的增长,目前市盈率最低的海天味业也达到90倍,最高的通策医辽超过倍,但蓝晓科技市值仅实现50%的增长,目前市盈率仅为37倍。这种差异有部分原因是五年前市场对蓝晓科技的期望太高,导致5年内迅猛增长的经营业绩大部分用于填补过分高估留下的缺口。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市场认为蓝晓科技的超高速成长不可持续,或者说并不扎实。这里绕不开蓝晓科技的两个大项目。4.陷阱还是馅饼?年之前,蓝晓科技专精于吸附树脂,在市场上默默无闻。但手握技术利器的蓝晓科技并不甘于螺丝壳里做道场,从吸附材料到吸附设备,再到长线运营成为蓝晓科技的战略转型方向,而这个战略的第一个落脚点就是盐湖提锂。碳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其重要性和需求前景毋庸置疑。全球锂资源主要以液态锂矿形式存在且资源储量集中度高。锂资源的储存形式主要分为液态锂矿(盐湖卤水)与固态锂矿(锂辉石及锂云母),而其中液态锂资源占比约66%。我国锂资源储量占全球锂总资源量的22%,是全球第四大锂资源国。其中卤水锂资源占中国锂总储量的85%,主要分布于青海(58%)及西藏(33%)。受开采环境、分离提锂技术难度等因素限制,我国目前固态提锂占产量75%左右,而庞大的卤水资源却未得到利用。
基于我国庞大的盐湖锂资源储量,蓝晓科技判断盐湖提锂大有可为。除资源优势外,盐湖提锂较矿石提锂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相较于矿石提锂,二代盐湖提锂技术成本可以节约一半左右。
盐湖提锂有多种技术方法,其中吸附法是一种新型的盐湖提锂技术,具有提锂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及环保优势强等特点。吸附法采用特定的锂离子富集材料,通过卤水物理循环方式,直接从盐湖卤水中除杂并提取锂离子。吸附法提锂技术的核心材料是富集材料,而富集材料的核心则是吸附剂。吸附剂通过活性成分物理脱析卤水中的锂离子,从而获得碳酸锂。我国锂资源的储备格局决定了未来盐湖提锂技术的普及化是锂行业发展的必然,而吸附法技术上的应用优势意味着富集材料的需求或呈现爆发式增长。基于这些考量,蓝晓科技全力向盐湖提锂领域拓展。年3月,公司与藏格锂业签署《设备购销合同》,公司向藏格锂业销售年产00吨碳酸锂的提锂装置及配套树脂,合同金额为5.7亿元。年6月和年2月,公司与锦泰锂业签署合同,为锦泰锂业分别建设年产吨和吨的碳酸锂生产线。这两条生产线4.68亿元和6.23亿元。在这两个项目中,蓝晓科技垫资建设提锂生产线,在投产后再收取费用,将原来一次性的卖产品变成了长线获利的卖服务。
不过,悲剧的是,最近两年锂价格下跌,让这两个项目的回款存在风险,引起市场的担忧,从而压制估值上升。
不过最近的消息表明,蓝晓科技已经度过艰难的低点,将陆续迎来一波新增产能释放,高陵蓝晓一期1万吨/年,正逐步投产。蒲城蓝晓(产能1.5万吨/年)也于年底建成投产,鹤壁蓝赛项目预计年底正式投产,高陵蓝晓的剩余产能也将陆续释放。成长之王,蓄势待发。独立任性
开心莫过于打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chongluan.com/gwsfz/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