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可不是巧克力奶油蔓越莓夹心口味,而是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HCV)引发的丙型病毒性肝炎。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其中抗HCV阳性者占1%~3%,约万人。丙型肝炎呈全球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病因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致病的根本原因,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饮酒,劳累,长期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等,可促进病情的发展。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是在年经分子克隆技术发现的,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其归为黄病毒科(Flaviviridae)丙型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
HCV对温度敏感,加热°C五分钟或高压蒸汽消毒等均可被灭活,10%氯仿敏感,紫外线照射都可使病毒灭活,血制品中的HCV可用干热80°C72小时或加变性剂使之灭活。
传播途径
日常生活中,共用餐具和水杯,喷嚏、咳嗽,亲密拥抱,法式深吻,食物、饮水、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HCV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血液传播
①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
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②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经皮暴露感染是目前最主要的经血传播方式:静脉吸毒、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男女性生活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液传播丙肝病毒。如果性交伙伴同时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特别是同时感染艾滋病病毒者,则更容易传播丙肝病毒。
3、母婴传播
大量研究表明,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是存在的,并可分为宫内感染及分娩时传播及产后通过哺乳等传给婴儿。丙肝阳性的母亲将丙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丙肝核酸(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
临床表现
目前还没有针对丙肝的有效疫苗!
而且作为躲猫猫界的一枚高手,
HCV能在人体内潜伏10-20年而没明显症状。
感染丙肝病毒后,部分人会出现急性肝炎的症状,主要为乏力,食欲不振,肝脏肿大和叩击痛,还有的出现黄疸。
部分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血液中检测到丙肝病毒核酸说明存在丙肝病毒感染。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20-30年后,有10%-20%的人会发生肝硬化,部分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无急性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单纯丙肝病毒感染极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仅有15%的患者能够自发清除HCV达到痊愈,在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情况下,85%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儿童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50%可自发清除HCV。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化验ALT反复波动,HCVRNA持续阳性。有1/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正常,抗HCV和HCVRNA持续阳性,肝活检可见慢性肝炎的表现,甚至可发现肝硬化。
肝硬化
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肝硬化一旦出现失代偿情况,如出现黄疸,腹腔积液,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其生存率则急剧下降。
检测
HCV-RNA检测
即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检测。HCV在血液中的滴度很低,病毒复制出现的比较早,可以在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作为诊断标准。
HCV抗体检测
这种抗体是目前诊断丙肝的主要标准。但是因为这个抗体在丙肝病毒感染的初期不易显现,可能在感染几个月或者一年以上才会出现,因此不适合作为感染初期的鉴别标准。
治疗
提高丙肝科学认知,早诊断、早治疗,通过规范治疗,合理用药,90%以上的丙肝都是可以治愈的。丙肝病毒清除后,还需要定期检测,达到最终的治疗效果。
1、一般治疗:(1)适当休息,症状明显或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卧床可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助恢复;(2)合理饮食,适当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有利肝脏修复,不必过分强调高营养,以防发生脂肪肝,同时要戒酒;(3)心态平衡,正确的疾病观,对肝炎治疗应有耐心和信心。
2、抗病毒治疗: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的发生,延长存活时间。符合适应证者应尽可能进行抗病毒治疗,例如利巴韦林等,专业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
1、加强学习,充分了解HCV传播的方式,提高防范意识;讲究个人卫生,避免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用品;
2、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降低感染HCV的风险;
3、避免不必要的注射,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
4、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性: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5、避免医源感染:对非一次性的介入性检查治疗器械、腔镜等应彻底清洗、严格消毒。
一旦发现感染HCV,须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确诊和接受规范化治疗。初期是治疗丙肝的最佳时机,所以建议大家要积极做健康体检,出现异常症状也要积极配合医生做监测,避免延误病情,任其发展,最终使丙肝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
视频丨中国疾控中心
???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