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宫,又名女子胞、子处、子宫、子脏、血室、胞室等。胞宫是女性的重要内生殖器官,关于它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中医学的子宫形态除了包括子宫的实体之外,还包括两侧的附件(输卵管、卵巢)。
胞宫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的结果。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肾气盛,肾藏精,主生殖。女子到了14岁左右,肾气盛,则先天之精,化生的天癸在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下最后成熟,同时通过天癸的作用,促成月经的出现。所以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肾气盛是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
“任脉通,太冲脉盛”,是月经产生机理的又一重要环节,也是中心环节。由于天癸的作用,任脉所司精、血、津、液充沛,冲脉广聚脏腑之血而血盛。冲任二脉相资,血海按时满盈,则月事以时下。
月经的成分主要是血,而血的统摄和运行有赖于气的调节,同时气又要靠血的营养,输注和蓄存于冲任的气血,在天癸的作用下化为经血。因此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上,气血是最基本的物质。
脏腑为气血之源,气血来源于脏腑。在功能上,脏腑之中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胃主受纳腐熟,与脾同为生化之源;肾藏精,精化血;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而输布精微。故五脏安和,气血调畅,则血海按时满盈。
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气血失调,如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气郁、气虚、血热、血寒等,都能直接影响冲任的功能,导致胞宫发生经、带、胎、产诸病,产生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所以气血失调成为妇科疾病的重要病机。
乾恒老号商城欢迎选购
您的专属客服:
乾恒小香虫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