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萎缩的原因
肝腹水肝萎缩
肝萎缩药物
肝萎缩治疗
肝萎缩发作
肝萎缩症状

护肝秘诀10个简单小动作养好你的肝

慢性肝病是当下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病毒、熬夜、暴饮暴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肝病的发生。但是很多患者存在调养及日常管理方面的认识误区,从而贻误或加重病情,致使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的出现。

你落入这些养肝误区了吗?误区1:酸味补肝,多多益善?

酸味食物有助收敛肝阴,对于肝阴虚的人群,适当吃些酸味食物,使阴血更足。但对于肝火过旺的人,如果再用酸味补肝,无异于“火上浇油”,反易因肝火过旺容易伤脾,影响胃肠功能,不利于消化吸收。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性味甘平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红薯、南瓜、栗子、山药等,无论肝火旺还是肝阴虚的人群都可以适当多吃都有助健脾。

误区2:养肝升阳多吃温补物?

适当吃些温热食物有助祛寒升阳,但羊肉等太过温补的食物一般宜在冬天大寒时节吃。对肝气郁结体质的人,最好吃些有助疏散肝气的应节时蔬,如韭菜、香菜、生姜、香椿等,也有助于升发体内阳气、起到养肝的作用,但肝火旺的人不适合食用。

误区3:运动多出汗,排毒更益肝?

运动确实有助体内阳气的升发,对肝脏有好处。每周最好能坚持5天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有助于脂肪肝的防治。不过,每次运动最好控制在单次时间40~60分钟、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超过(-年龄),避免运动太久太激烈、出汗太多,耗伤阴血,反而伤肝。

误区4:“夜卧早起”,熬夜不要紧?

熬夜最伤肝。除非是工作原因,实在迫不得已,建议晚上不要超过11时入睡。偶尔熬夜一两次问题不大,但尽量早睡、保证每晚有6~8个小时的连贯睡眠,是最管用又切实可行的养肝之法。

护肝操:10个简单动作调理全身

这套护肝操动作缓和、简单易学,长期坚持能够起到增强脏腑功能、调节全身气血的良好作用,很适合慢性肝病患者练习。

第一节——叩头。全身直立,两手握空拳,两手手指指端轻叩头顶部。叩头时只能腕关节活动,不能肘关节大幅度伸屈运动。叩头时,两手从前额向中向后轻叩,然后由后枕部向左右顶边缘部向前额轻叩,往复循环地轻叩。叩的次数因人而定,一般自觉疲劳就停止。

第二节——梳头。用木质梳子梳头,每分钟20~30次,每天1次,每次3~5分钟,以后逐渐加快。先顺着头发梳,将头发梳顺,接着逆向梳,然后再顺着梳。梳时用力要均匀适当,不要用力过猛,以防划破头皮。

第三节——弯腰与扩胸。两脚自然分开,两手插腰,先左右侧弯30次左右,再前俯后仰30次,然后两臂左右扩胸数次。

第四节——击掌。两手侧平举,手臂伸直,呈90度直角,手指伸直分开,然后用力击掌。注意要用力,使得手掌发出声来,自觉疼痛。一般20次左右为度。

第五节——浴手。取习惯体位,排除杂念,心静神凝,耳不旁听,目不斜视,意守丹田,两手合掌由慢到快搓热。

第六节——搓面。浴手时搓热的手平放在面部,两手中指分别由前额沿鼻两侧,向下至鼻两旁,反复揉搓,到面部发热为止。一般20次左右,然后闭目,用双手指尖揉按眼部及周围。

第七节——搓耳。耳郭上有很多穴位,用双手的食指、中指与无名指3指,前后搓擦耳郭,刺激分布在耳郭上的各个穴位。次数多少视各人情况而定,一般20次左右为度。

第八节——搓颈。两手的食指、中指与无名指伸直靠拢,用力搓擦颈后部的风池(枕骨下方两侧凹陷处)、风府穴(颈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力量由轻到重、直到发热,20次左右。

第九节——缩唇呼吸。直立,两手插腰,腹式呼吸,先吸气,停顿片刻,然后缩唇,不要用力,慢慢呼气,直到吐完为止,再深深吸一口气,反复数次至十余次。缩唇呼吸能够改善机体通气状态、锻炼呼吸肌。

第十节——散步。散步是指不拘形式、闲散、从容地踱步。肝脏健康,则四肢关节活动自如;肝脏损伤,筋脉受累,患者自然不能像健康人一样再参与高强度的运动锻炼,悠闲的散步是慢性肝病患者可以选择的科学、合理的活动方式。散步时气血随之环布周身,能够显著改善气血瘀滞的情况,同时,散步时沐浴阳光或举目远眺,能养肝明目、条畅情志。

这几个穴位帮你泻肝火

很多人生病,特别是急病之前,比如脑血管、冠心病发作之前,多有动怒的经历,属于肝火旺、肝阳上亢的最多见。所以,可以用自身的消气穴,帮你降肝火。

降压沟。脾气大、血压高的人,生气时或感到血压突然升高时,耳后有一条静脉会很突出,那里是耳穴上和血压有关的部位,叫“降压沟”,可以自己轻揉,揉到它不那么怒张为止。

耳尖。来势迅速的眩晕头昏,也多是肝火造成,泻这种肝火,耳朵上还有个穴位,叫耳尖。把耳朵竖着折叠一下,最高点的地方就是,同样也可以用三棱针放血的方法去火。这种放血疗法一般要先揉揉准备放血的部位,让它充血,然后用酒精消毒,之后用三棱针刺一下,迅速挤出三四滴血就可以了。

太冲穴。脚上也有消气穴和去火穴,就是太冲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处,要捏骨寻经地去揉,真正生了气或因为生气而血压升高的人,那个穴位就会感觉很痛,甚至会摸到一个结节,这就是中医讲的“痛则不通”。

阳陵泉。这是胆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在小腿腓骨小头的下面。中医的肝、胆与情绪关系密切。阳陵泉这个穴位一定要多刺激,像拨动琴弦一样,会有电麻感,直接传到脚底去,这时效果最佳。如果经常拨动这个穴位,因为生气,肝火旺导致的胆经郁结之气就会被散出来。

专家简介:

汪振宇、中医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专家、营口市自然科学中医学科带头人、营口市名中医。

擅长:中医治疗失眠、头痛、眩晕、气短、心悸、健忘等心脑血管疾病,对亚健康、更年期等中医调养也颇有造诣。

门诊时间:周一二四五的上午、周三的下午

门诊地点:医院二楼中医内科诊室(位于二楼最南端的内科诊疗区域)。

之前可通过汪博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chongluan.com/gwsdyy/854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