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28(4):-
作者:张倩韩涛
DOI:10./cma.j.cn-0314-
摘要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临床症候群,短期病死率高。虽然目前国际上缺乏规范统一的肝衰竭前期诊断标准,但其概念的提出对于进一步提高肝衰竭的早期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从病因学、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发病机制相关参数,对肝衰竭发生风险的预警指标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肝衰竭早期诊断的认识,推动相关研究,从而进一步降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
正文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尽管国际上关于肝衰竭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但肝衰竭病情进展快、救治困难、病死率高的特点早已成为共识。一旦发生肝衰竭,现有的内科综合治疗和人工肝治疗疗效仍不令人满意,肝移植作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却受到供肝来源稀缺、医疗费用高昂等诸多限制。由于治疗手段有限,若能在肝衰竭发生之前,对患者肝衰竭发生风险进行早期预测并及时干预,阻止疾病进展,无疑会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肝衰竭的早期预警日益引起人们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