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4晋中综合广播
赵柯(主治医师)
医院消化内科
科普
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宣传活动于年10月1日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举行,其主题是“与你同行(YouHaveCompany)”,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医务界、政府人员宣传有关丙型肝炎的预防、筛查和治疗知识。大家注意:日期是10月1日,以后又相继组织过几次,时间不定,多为10月1日,但均为非官方的;直到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同了这样一个主题活动日,但中国世卫组织的代表提出来了:10月1日是中国国庆节,在这样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宣传一种疾病,显然不妥;大家知道,年北京奥运会以后中国国家影响力空前提升,同时中国国家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实力即话语权,中国方面的意见引起了世卫组织的重视,最终经过广泛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将时间定为每年的7月28日,这一天其实是已故的美国医生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正是这位医生首先发现了乙肝病毒,并率先致力于乙肝疫苗的研制,他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科学无国界,只要是为人类科学进步做出贡献的人,不管他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都值得每个人尊重和怀念。
年主题
年7月28日第十个“世界肝炎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公众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进行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肝脏在就像“化工厂”
大家都知道“喝酒伤肝”,为什么呢?大家想想,高度白酒,能直接燃烧的东西,直接到胃里,再入血,对身体的各脏器损伤是特别大的,而此时肝脏只能充分运转起来,通过自身的代谢,将酒精也就是乙醇转化为乙醛,最后再转化为乙酸,也就是“醋”的成分,或吸收或排出体外,使机体免收损伤,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前一天晚上大喝一顿后第二天还能正常工作,其实都是肝脏在默默劳作的原因;但是肝脏的转化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这里主要是“乙醛脱氢酶”数量和活性的差别,这就是每个人所谓酒量差别的主要原因;同时要强调的是:所谓的酒量好并不是可以无限制的饮酒!我在开始就提到,肝脏是劳模级脏器,它会在身体需要时默默付出,但它的能力不是无限大的,当机体对它的损伤超过它的承受能力时,肝脏就会出现损伤,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肝细胞坏死,但我们大家知道人体都有代偿能力或者说缓冲能力,比如我们都知道每个正常人都有两个肾脏,需要时可以捐献一个肾脏,一个正常肾脏也能保持身体正常运转;肝脏也是如此,大家可能听过“暴走母亲、割肝救子”的新闻,就是说一个孩子的肝衰竭了,需要肝移植,刚好母亲的肝脏配型成功,但母亲有重度脂肪肝,直接影响肝脏功能及移植后效果,最后母亲通过短期内大体力暴走活动而减肥,改善了脂肪肝,最终顺利给儿子捐献的近40%的肝脏而挽救了儿子的生命;其实普通正常人只要有25%的肝组织能正常工作生命就可能正常运转(这就是外科手术比如肝癌时需要切除肝脏时最少保留25%的原因);我在医疗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些所谓“酒仙”的人,酒量很大,号称“千杯不到”,多少年如一日,很是得意,有很多最后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了肢体颤抖、双腿水肿、腹水、全身皮肤发黄的情况,检查下来已经是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以后的生活质量特别差,更有甚者猝死的也不少见!我前面谈到过肝脏是劳模,可以任劳任怨,但它也有记忆力,你对它的每一次伤害,它都记得清清楚楚,等有一天,它已经被你伤得遍体鳞伤时,衰竭了时,你会很惨的;大家都崇拜俄罗斯人基因好,酒量好,但大家知不知道因为喝酒,俄罗斯男人的平均寿命只有66岁,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35岁以前因为喝酒猝死的;所以我在这里忠告大家,“酒桌上没有英雄,更没有常胜将军,真爱生命,从每一次聚餐开始”。
其次,大家都常说“中药无副作用”,这是很大一个误区!中医讲“是药三分毒”。其实不只西药,中药的各种毒副作用的也很多;据统计,在中国由药物引起的肝病占非病毒性肝病中的20%-50%,几乎一半,暴发性肝衰竭的15%-30%;从一粒感冒药、退烧药,甚至是降压药、降脂药,甚至是大家常用的活血药“三七”、染发用的“何首乌”等,都有可能损伤肝脏;这其实也是肝脏解毒功能的体现。身体通过口服摄取的各种药物、毒物,绝大多数通过首过消除,再通过肝脏的酶类进行代谢、解毒,尽可能的转化成无毒的物质;在这里肝脏其实相当于作为战场急先锋的角色出现,尽可能的为身体排除可能的损伤,当然也最容易受伤。
第三,肝脏作为化工厂还有制造功能;一些患者肝患者出现腹水、双下肢水肿,检查以后提示白蛋白低,需要静脉补充,买吧,一瓶5、6百,少则用3、5瓶,多则数十瓶,甚至上百瓶,其实白蛋白就是肝脏生产的,但当肝功能减退时,白蛋白生成减少甚至不生成时,你才会觉得原来肝脏给我省了这么一大笔钱;再有有的人出现凝血功能问题,比如鼻出血或者一些小伤口,但出血就是止不住,最后查来查去是肝脏出了问题,这是因为我们身体的绝大多数凝血因子都是肝脏产生的,肝脏不正常了,所以各种问题就出现了。
其实上面我提到的只是肝脏的一部分作用,它还有很多诸如营养物质代谢、激素分泌等作用。
什么是肝炎?
肝炎(学名:Hepatitis)简言之:即是肝脏的炎症。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酒精、自身免疫病等因素引起的肝脏的炎症。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
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厌油腻、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体重下降、肝区不适和疼痛是肝病常见的症状。此外,还会出现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皮下淤血等症状,以及皮肤、巩膜黄染,皮肤色素加深,腹壁静脉曲张,肝掌、蜘蛛痣等皮肤异常表现。
病毒性肝炎主要在预防。例如,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切断血液、母婴和性的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乙肝和丙肝。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肝炎的重要原因。常见的酒精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与酗酒、饮食不合理、运动不足、肥胖症、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因此预防应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调节饮食,荤素搭配,控制脂肪摄入,戒烟戒酒,远离咖啡饮料,规律作息。预防脂肪性肝炎还要科学运动,这样可以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
目前常见的肝炎大概分为哪几类,治疗方式有什么区别?都是可以治愈的吗?
在我国肝炎主要为病毒性肝炎,还有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脂肪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其中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在我们国家发病率比较高,乙型肝炎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疗,尤其是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发现病人,目前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效果很好。大部分病人经过合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获得临床治愈。
除病毒性肝炎以外,在我们国家,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药物性肝病发病率也比较高,其中药物性肝病在我国常见,但由于没有进行相应的肝脏生化学检测,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延误病情,需要高度重视。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主要依靠注射肝炎疫苗,注射过疫苗后,是否意味着一劳永逸?
是的,乙肝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经过十几年来乙肝疫苗接种,取得了重大成绩,全国流调的最新的数据显示,乙肝疫苗预防成绩巨大,但要定期检测保护性抗体的水平。
乙肝的治疗方法现在主要有哪些?新疗法(病毒分离技术、生物细胞技术、干细胞移植)靠谱吗?
各种新疗法仍处探索阶段,目前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包括口服核苷类药物以及干扰素的治疗,合理使用这两大类药物,尽管难于彻底清除乙肝病毒,但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失代偿的发生,减少肝癌的发生。
目前我们主张首选强效低耐药的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或应用长效干扰素治疗,但在基层,由于药物价格的问题,导致那些初治的病人使用了耐药发生率比较高的药,对后续治疗非常不利,因此,我们强调应该合理应用抗病毒治疗。目前国内外,都在研发新的治疗乙肝的药物,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突破性进展,包括细胞治疗等,都是在探索阶段。因此,现阶段仍然是以现有的药物合理应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很多人认为抗病毒治疗无效,他们觉得转不了阴,治疗也没有什么效果,真是这样吗?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的发生,降低肝硬化并发症,也会降低肝癌的发生,因此,抗病毒治疗是确切有效的。当然,新药的研发可能会最终清除乙肝病毒,达到完全的治愈,就像丙型肝炎。目前,五种口服的抗病毒药已经在我们国家上市,我们还是要强调,应用强效低耐药的药物作为首选,当然,对一些适合的病人,长效干扰素的应用也是一个选择。
丙肝在目前已知的病毒性肝炎中,属于无法用注射疫苗来预防的,丙肝应该如何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丙肝,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杜绝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大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也可有效预防丙肝。
在我国丙肝是以输注血制品、静脉吸毒为主要传播渠道,而乙肝是以母婴传播为主。与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不同,甲肝是经消化道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也就是说,甲肝是“吃”进去的。有人认为,只要肝功能正常就不用治疗,真的如此吗?
对于肝功能“正常”者,要区别对待:1)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1年内连续3次以上均显示血清转氨酶在正常范围、肝脏影像学未示异常、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异常者,暂时不需要治疗,但应戒酒、定期随访;2)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即尽管肝功能正常,但肝脏影像学异常、肝组织学检查有明显纤维化者,应该及时治疗。
得了肝炎是否意味着就得终身服药?药物性肝损伤在治疗肝炎过程中发生的几率有多高?
只有少数肝病患者需终身服药,如前所述,肝炎的种类很多,只有少数种类的肝病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如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部分代谢性肝病。由药物引起的肝病占非病毒性肝病的20%-50%,暴发性肝衰竭的15%-30%。在我国肝病中,药物性损伤的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发生率较高,但由于临床表现不特异或较隐匿,常常不能被发现或不能被确诊。很多种药物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如抗肿瘤的化疗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免疫抑制剂、降糖降脂药、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病毒药等。最近研究显示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4.8%-32.6%,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一些“保健品”及减肥药也经常引起药物性肝损伤,需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常见的保肝、护肝类药物该如何选择?这类药物在治疗肝炎过程中能起到多大作用?
保肝护肝药物服用过多加重肝脏负担,评估肝脏疾病时,需要通过各种辅助检查评估肝脏炎性损害的程度,同时在积极针对病因治疗的情况下,辅以保肝护肝治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是主要治疗,例如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首要的还是抗病毒治疗,保肝护肝是辅助治疗。常用的保肝护肝药物很多,这些保肝护肝药物作用机制类似,并无首选次选之别。另外保肝护肝的同时,还要注意药物不是越多越好,服用过多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
总结: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的药品、治疗技术得到应用、推广,比如以前丙型肝炎被认为像乙型肝炎一样,只能被控制而不能被根治,但现在随着新药的问世,证明丙型肝炎是完全可能根治的,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乙型肝炎也可能有一天被人类彻底攻克;同时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及在医疗方面的巨大投入,各种以前虽然效果良好但价格昂贵的“天价药”进入了医保报销目录,丙肝治疗的首选药物择必达(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来说,患者需服药12周才能治愈,以往药品价格在3.9万元,使普通人也能用得起。综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彻底征服肝炎。
联
系
我
们
晋中综合广播
—311431130在线收听:1、晋中综合广播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