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消化系统中的最大器官,人体的排毒解毒器官,人所吃的所有食物,都需要通过肝脏的检验,确定无毒或者毒性很小,对身体不会造成什么影响,食物才会被“放行”,人体才能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肝脏虽能排毒和解毒,但是有限的,若误食一些毒性很强的食物,肝细胞会不堪重负,会损伤肝功能,引发肝衰竭、肝癌等严重肝病。
13岁的初中生夏夏和他的爸爸妈妈,一家三口同时因为严重腹泻、医院,夏夏还出现了休克的现象,情况十分危急。
经过检查发现,一家三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衰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食物中毒,而造成食物中毒的凶手,就是一盘黑木耳。
黑木耳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是一种健康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营养丰富,经常吃对身体有好处。但吃木耳之前,但凡犯了一个错,木耳就会瞬间变成“夺命木耳”,这个错误就是长时间浸泡木耳。
我们知道,木耳在吃之前是需要浸泡的。木耳、银耳这类真菌食物,不宜浸泡太长时间,浸泡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个小时内,超过5个小时,就很容易产生椰毒假单胞菌,这种物质是黄曲霉素的来源,而黄曲霉素则是肝癌的诱因。不光如此,浸泡长时间的木耳中还会分解出米酵菌酸,这种真菌的毒性十分的强,少量摄入便可引起腹泻、恶心和肌肉麻痹等症状。若摄入的量比较多,则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会引发肝衰竭或肝癌。
这种真菌比较耐高温,即便经过高温烹饪,也无法完全把这种物质杀死。目前为此,还没有解这种真菌的解药,如果摄入的量少,及时洗胃,情况还可以掌握在控制中,不会对肝脏造成太严重的危害。但若摄入的量大,并且没有及时的洗胃,毒素会流向血液,进入肝脏,诱发肝衰。
夏夏家吃的那盘木耳,是他妈妈前天晚上泡的,当天没有用完,剩下了一大半,准备第二天吃,结果就吃出了这样的问题。因为吃黑木耳吃出肝衰的例子并不罕见,特别是在夏天,不少人喜欢吃凉拌木耳,若不掌握好浸泡时间,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果要是用冷水浸泡木耳,时间不宜超过3个小时,用热水,浸泡的时间不宜超过2个小时。只要控制好浸泡时间,木耳是可以放心吃的。
近年来,食源性肝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食源性的致病源主要有这几种:一是浸泡了长时间的木耳。二是发霉的食物,这类食物中有黄曲霉素,这是一种肝毒性很强的物质,过量摄入,易引发肝癌。还有一种就是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比如没有处理干净的生鱼片,没有经过高温加热的海鲜,寄生虫害怕高温,只要在吃东西之前,把食物充分加热,不吃生的和半生不熟的食物,特别是海鲜,基本就不会感染寄生虫。
夏天是肝病尤其是食源性肝病的高发期,日常饮食要注意卫生,少在外特别是卫生环境不达标的餐馆内就餐,吃饭之前要洗手,少吃生食,不喝生水,少吃不健康的油炸类食物、腌制类食物和烧烤类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清淡饮食,可减少肝病的发生几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