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是一种严重且可能致命的慢性肝病。
然而,它不是肝脏上的独立病变。肝硬化前,患者已经患有一种或多种肝病,如酒精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最终造成弥漫性肝损伤。
肝硬化后,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强,肝硬化早期基本没有明显症状。
但随着肝硬化的不断发展,后期会出现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患者甚至会因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癌变等问题而死亡。
因此,一旦确诊肝硬化,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并开始调整饮食,尤其是以下几种食物,不适合肝硬化患者食用:
1.高盐食物: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进入体内后会沉淀出钠离子和氯离子。
对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腹水等问题可能会比较复杂。
但是
大量钠盐的摄入会导致水钠失衡,血浆渗透压丧失。
平衡,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控制,甚至会加剧疾病的发展。
因此,肝硬化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腌制食品或加工肉类,烹饪时尽量保持食物的原味,减少调味品的添加;
2.酒精饮料:如文章开头所说,肝硬化是由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而来,包括酒精性肝损伤。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肝脏是代谢酒精的器官,进入人体的酒精95%在肝脏代谢。
但在酒精代谢过程中,无论是乙醇本身还是其代谢产物乙醛都会对肝细胞造成伤害。
如果已经发生了肝硬化,你还不戒酒,无疑会加重肝损伤的发展,甚至增加癌变的可能性;
3.硬食:肝硬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伴有各种并发症,尤其影响消化道,容易并发胃静脉曲张、胃肠充血等问题。
此时,如果患者进食过于粗糙坚硬的食物,很容易划伤静脉,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更为可怕的是,肝硬化会影响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所以患者的凝血运转往往相对较差,出血不容易止住,有失血风险;
4、高蛋白类食物: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之后,通常医生会要求患者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过量蛋白质在进入人体后,毒性物质无法从肝脏直接代谢和排出,大量的氨在体内不断堆积,继而对脑部能量代谢造成影响,最终导致肝性脑病的出现。因此,患者应当严格按照医生要求,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走到肝硬化阶段,未必就是绝对和死亡划上了等号。事实上,在肝硬化的最初期,如果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病情也有实现逆转的可能性。
即便是进入了失代偿期,通过治疗,也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所以患者应当放宽心态,配合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