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文化精神
诚是医之德
医者,精于术更要诚于德。诚是一种对待自身的约束,不自欺,不欺人,忠实于自我的本性。诚是立愿从医奉献的信念,始终牢记医者使命,敬佑患者生命,真正地做一个医生,做一个真正的医生。诚是一种不谋私利的正直,唯不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方能安神定志;唯不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方能大医治病!
肺栓塞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肺癌患者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
肺栓塞症状缺乏特异性,患者或家属容易误判导致就医不及时,酿成悲剧,此外肺栓塞治疗后如果没有配合长期治疗康复,容易导致栓塞反复复发,这将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全面认识肺栓塞对患者和家属意义重大!
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
病死率
有研究数据表明
7天全因病死率为1.9%-2.9%
30天全因病死率为4.9%-6.6%
复发率
1年累计复发率约为4.5%
2年累计复发率约为7.3%
5年累计复发率约为13.9%
肺栓塞常见危险因素
遗传性危险因素常引起反复发生的动、静脉血栓
形成和栓塞
如今繁重的工作压力,让不少年轻上班族都成了久坐一族,再加上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导致肺栓塞逐渐年轻化。
肺栓塞有哪些症状?
PTE的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可以从无症状、隐匿,到休克,甚或猝死。
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哮鸣音和(或)湿啰音。
循环系统:心动过速,血压下降,严重时血压下降,颈静脉充盈,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或分裂,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其他:可伴发热。
肺栓塞该如何诊断?
第一步:可能性评估
PTE临床可能性评分表
注: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评分判断PTE可能性。
第二步:明确诊断
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流程
注:CTPA:CT肺动脉造影;V/Q:肺通气/灌注;a:碘剂过敏,肾功能不全,孕妇。
高危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流程
第三步:求因
一.明确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只要疑诊肺栓塞,就需排查DVT;
二.寻找发生DVT和PTE的诱发因素,如制动、创伤、肿瘤、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对于年龄小于40岁,复发性PTE或有VTE(静脉血栓栓塞症)家族史的病人,需警惕易栓症。对于不明原因PTE病人,应警惕隐源性肿瘤。
危险分层
按表将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高危、中危及低危三种危险层次,以指导治疗。
注:中国版《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推荐上述危险分层表,国际指南有以PESI或sPESI评分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准。
得了肺栓塞该如何治疗?
根据危险分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溶栓治疗
1.作用:
能够快速改善肺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早期生存率。
2.药物:
尿激酶、链激酶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rt-PA)
3.时机:
在急性PE起病48小时内即开始行溶栓治疗,能够取得最大的疗效,但对于那些有症状的急性PE患者在6~14天内行溶栓治疗仍有一定作用!
抗凝治疗
目的在于预防早期死亡和复发
抗凝需要因人而异!
(1)PE患者应接受至少3个月的抗凝治疗;
(2)6或12个月后停止抗凝治疗与3个月后停止抗凝治疗相比,PE复发风险相似;
(3)长期抗凝降低约90%的VTE复发风险,但这一获益被每年1%以上的大出血风险所抵消。
常用抗凝药物
NO.1肠外抗凝剂(非口服)
普通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磺达肝癸钠
NO.2肠内抗凝剂(口服)
A维生素K拮抗剂
以华法林为代表的药物。
B非维生素K依赖的药物
达比加群、利伐沙班、依度沙班和阿哌沙班等。
其他治疗
外科血栓清除术
经皮导管介入治疗
静脉滤器
如何预防肺栓塞?
预防肺栓塞的重点在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然而,很多危险因素并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例如手术、创伤、活动性癌症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的很重要一点在于避免久坐,因为形成血凝块有时是因为静坐的时间过久。
日常工作或者长途飞行期间,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措施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预防肺栓塞的目的。
医用压力袜
这些长袜会挤压腿部。压力有助于血液通过静脉和腿部肌肉。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手术后穿一段时间。
锻炼
长期住院,或因生病必须长期卧床,患者应起床散散步。活动会让腿部的血液流动,这样血液就不会凝结。
旅行中伸展身体
如果坐的是长途飞机,试着每隔30分钟左右在过道里走走。如果站不起来,把脚趾向身体方向拉,弯曲脚踝。
下面是坐着的时候可以做的另一个伸展运动:
●用一只手把腿往胸前拉
●另一只手握住腿根。
●保持15秒钟,然后换另一条腿。
●每小时做10次。
如果要开很长时间的车,每小时停下来走走,伸展伸展腿部。
一定要多喝水保持水分。
改变生活方式
除了锻炼身体,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建议:
●保持健康的体重。
●如果您打算服用激素,如避孕药或替代疗法,请向医生咨询是否有得血栓的风险。
●如果您有其他健康问题,如糖尿病或心力衰竭,应服用药物、注意饮食并告知医生身体任何变化。
●如果你有肾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或家族血栓史,请告知医生。
●如果您吸烟的话,请戒烟。
图文/呼吸科韩光
编辑/乔雅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