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立冬已经过去,天气渐凉,大家似乎又多了一个早上起不来的正当理由……早晚温差大,使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下降,各位亲爱的业主朋友,您知道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最怕寒冷吗?跟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1血管遇冷易收缩当天气寒冷,气温低时,人体内的肾上腺素释放过多,会造成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和血压升高,同时也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通受到限制,容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发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暖心小贴士
暖1)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突然的寒冷刺激,外出时要及时增加衣物。
2)留意天气的变化,提前做好防寒措施,中老年人更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外出时间。
2天寒心脏要护好由于寒冷刺激肌体,使人的肢体血管发生收缩,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容易引发心衰、心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暖心小贴士
暖1)开窗通风,排出室内混浊空气,增加氧气含量。
2)多喝水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脑血栓,心梗等疾病。
3)不要太忙碌,生活有规律。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还需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
3雾霾雾气最伤肺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随时可能被呼吸道疾病“袭击”。因为肺脏直接与大气相通,最容易刺激呼吸系统,使得病原微生物有可乘之机,导致伤风感冒。
暖心小贴士
暖1)每日坚持做有氧运动,例如慢跑、瑜伽等。
2)多做深呼吸。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呼吸,每次深吸气3—5秒,屏息1秒,然后慢气3—5秒,屏息1秒,每次5—15分钟,每天练习一两次。
4冬季矫情就属胃冬天到了,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肠胃易发生痉挛性收缩,所以冬天是胃病高发的季节。
暖心小贴士
暖1)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2)应多吃些温阳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等。
3)郁怒伤肝,肝气犯胃,容易引起胃脘痛、呕吐、泄泻等胃肠道疾病。因此,要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
5防止病菌从鼻入冬季空气干燥,鼻黏膜的水分蒸发很快,毛细血管壁弹性降低,从而导致有病菌的空气直接进入肺内,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暖心小贴士
暖1)寒冷的冬天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需戴口罩防寒。
2)每天坚持按摩鼻翼,增加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3)冬天长时间呆在有暖气的居室内易使鼻腔干燥,可通过向室内洒水、拖地等方法令房间空气加湿。
6耳朵受冷易受冻耳朵除了耳垂部分有脂肪组织能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的皮肤包着软骨,所以耳朵最容冻伤。保护好您的耳朵,因为它是您聆听世界的最好帮手。
暖心小贴士
暖1)外出时可以带耳罩。
2)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7前列腺“感冒”要重视寒冷天气使得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让前列腺敏感地发生腺体收缩,加重前列腺液淤积。同时使尿道内压增加,容易出现尿频、尿急等现象引发会小腹疼痛。
暖心小贴士
暖1)吃一些对前列腺有益处的食物,比如白瓜子、西红柿、苹果等。
2)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因为寒冷会导致前列腺管收缩进而会出现排泄障碍,产生充血等现象。
冬季吃什么?
立冬过后,天气寒冷干燥,防寒保暖则显得尤其重要,这时候吃一些御寒保暖的食物就很有必要。
牛羊肉御寒效果佳冬季,我们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以及油脂的摄入。羊肉、牛肉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有很好的御寒效果。
白萝卜防冻疮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白萝卜中的木质素和多种酶,有降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等作用,其富含的矿物质还可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预防冻疮。
含碘食物产热能力强多吃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的分泌,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强身体的产热能力,从而抗冷御寒。如海带、紫菜、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碘元素。
维生素增强耐寒力冬季应多吃动物肝脏、胡萝卜、水果、深绿色蔬菜等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还可以保护血管。
我科室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结合中药外敷主治:
1.急慢性颈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间盘脱出膨出,滑脱等导致的局部症状如压迫神经根引起的放射性疼痛麻木、肌肉萎缩、足下垂,局部水肿引起的疼痛活动受限等。
2.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局部活动受限,刺激脊髓引起的恶心呕吐、脑供血不足所致的头疼、头晕,小脑萎缩症状提前出现等。
3.各骨关节骨刺(骨质增生)引起的局部疼痛骨关节活动受限,滑膜炎。
4.骨关节错位整复位;骨关节损伤后期恢复治疗、指导。
5.三伏贴,三九贴等
6.因风寒湿引起酸,麻,胀,痛,怕凉等系列症状
7.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急慢性骨关节功能退变引起的关节炎、滑膜炎;颈肩综合征;腰背肌纤维质炎;慢性鼻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