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所导致的慢性肝炎,在药物停用后症状可完全消失。
许多慢性肝炎患者患病多年,病程并未进展,而在另外一些患者中,病情会逐渐加重。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是何种病毒感染:
大约15%-25%的丙肝患者,数年后可能进展成肝硬化。出现肝硬化后,并发肝癌的风险会升高;
乙肝患者病情可能会恶化,有时病情加重很迅速,而且增加了肝癌的风险;
70%的乙肝和丁肝的双重感染患者进展为肝硬化。
慢性肝炎如何诊断?诊断患者是否患上慢性肝炎需要根据病因且借助相应的实验室检测手段:
患者出现典型症状后,肝功能检查显示异常,或者当其之前患有丙肝时,医生可怀疑慢性丙肝的可能;
血液检查可帮助确定诊断,判断病因,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肝损害;
肝活检是明确诊断所必不可少的项目。肝活检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炎症的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有纤维化存在,或者肝硬化是否有进展。活检也可揭示肝炎的病因。偶尔,需要多次活检;
甲胎蛋白通常是由幼稚肝细胞所产生的蛋白质,一般在肝癌的患者体内会升高。乙肝患者需要每年进行超声检查和血液检查测定甲胎蛋白水平从而对肝癌进行筛查。丙肝患者的筛查相类似,只不过通常在发生肝硬化后再进行评估。
慢性肝炎如何治疗?治疗慢性肝炎需要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措施:
(1)药物
如果是药物引起,须停药。如果是其他原因,需要分别对待。
(2)乙肝和丙肝
活动性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常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最常用的是恩替卡韦,阿德福韦和拉米夫定。这些药物通常口服给药。皮下注射α1-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也可应用。一旦药物治疗停止,肝炎容易复发,甚至病情会加重,因此,抗病毒用药需要终身服用。
对于丙肝患者,聚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对于大部分患者是最有效的治疗。这种联合治疗可以阻止炎症。药物治疗半年到一年,45%-75%的患者病情能好转。
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肝炎通常会导致副作用。相比较而言,拉米夫定的副作用较小。具有下列情况的患者不能服用这些药物:
慢性乙肝所致的晚期肝硬化;
移植的器官;
全血细胞减少,如贫血;
药物滥用。
如果家庭成员或者密切接触的人中患有慢性乙肝,接触者需要进行疫苗接种,同时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对于慢性丙肝来说,这种措施尚无必要。
(3)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常使用皮质类固醇(强的松),有时也联合使用硫唑嘌呤,这类药物可抑制免疫系统。它们可抑制炎症,缓解症状并提高长期存活率。然而,肝脏的纤维化可能逐渐加重,如若停药又会导致炎症的复发,因此,大多数患者必须长期服药。
除控制病因外,还需要对已产生的其他肝脏损害采取相应措施:
治疗并发症。不管什么病因或类型的慢性肝炎,都需要治疗并发症。例如,治疗腹水需要减少盐分的摄入、卧床休息及药物治疗。如果出现脑功能恶化,需减少蛋白摄入;
肝移植。严重肝衰竭的患者可考虑肝移植。但在慢性乙肝或者丙肝的患者,病毒会继续感染移植肝。乙肝患者,在数月或数年内,病毒可能会严重损害移植肝,但是服用拉米夫定治疗会改善预后。对丙肝患者,移植肝几乎都发生病毒感染复发,但病情通常较轻,患者可存活多年。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