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错药了!”
这可不仅是一句骂人的话,
如果生活中“吃错药”,
可能付出的是非常惨痛的代价!
因为吃了没包装说明的感冒药,15岁的江西男孩小江(化名)突发急性肝损伤,再发展下去可能会肝衰竭。
这究竟是咋回事,
快来一起看。
小江妈妈说,
儿子有点咳嗽,
医生给开了药。
这些药没外包装,药名、说明书这些都没有,
是用纸袋子包在一起。
每个小纸袋子里包五六颗药,
种类都不一样。
一共开了四小袋,
一天吃两次。
医院的病床上,医院供图
又过了几天,
小江的咳嗽慢慢好了,
但人却瘦了一圈,
皮肤开始慢慢发黄,
而且全身没力气。
妈妈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医院检查。
男孩生病前的照片。
见病情非常棘手,当地医医院治疗。6月初,医院时,他的黄疸指标已高达,超过正常值20多倍,被诊断为严重药物性肝损伤,引发重度淤胆型肝炎,再发展下去就是肝衰竭了。
但遗憾的是,
小江用的药没有外包装,
不确定到底用了哪些药,
所以也很难得知药物成分。
目前小江的治疗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刻,
如果病情继续恶化下去,
也不排除将面临肝移植手术。
很多人吃感冒药或止痛药时,并不看药物包装中的说明书,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认为“多吃几颗好得快”,这是个误区。任何药物一旦超出服用剂量,就会危害身体。
实际上,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中,都有乙酰氨基酚成分。如果同时吃两种以上的感冒药,一旦乙酰氨基酚摄入过量,就可能造成急性肝损伤,严重者可能会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也有很多药物包括中草药,都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尤其对于那些肝功能不好的人就更要注意。
是药三分毒,
建议如果不是非常严重的感冒,
尽量少吃药。
如果要吃药也不要擅自用药,
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而且建议每次只吃一种感冒药。
这些用药知识你也应该知道
医生提醒,有些用药常识,大家是必须具备的。
还有一些服药的常用说法,大家可对照看看--
“睡前服”:
指的是睡前15-30分钟服用,而且服用后不能立即卧床,否则药物有可能滞留食道,引起食道溃疡;
“一天三次”:
指的是每隔8小时服用一次,而不是三餐之后;
“空腹”:
指的是饭前1小时和饭后2小时服药。对有些药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食物会显著影响药物吸收,降低药效;
“顿服”:
可不是说每顿饭后服药,而是指把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性服下;
“饭前服”:
则是指进餐前30分钟服;
“饭后服”:
是指进餐后15-30分钟服;
“一天一次”:
考虑到时辰治疗学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有些药物在特定时间吃可提高疗效。比较常见的如阿斯匹林,早晨服药的生物利用度较晚间服药者大;抗抑郁剂,一般于早晨给药;铁剂,宜傍晚给药,因为铁剂的吸收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正常人19:00服用铁剂较7:00服用其吸收率可增加1倍。
此外,下面这几点也可了解了解--
1.晕车药应在上车前15-30分钟服用。
2.孩子经常说眼睛干涩、傍晚就看不清东西,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
3.姜糖水适用于外感风寒感冒,不适合风热感冒。
4.药品说明书中储存方法标示为“阴凉处”,指保存温度不超过20℃。
5.以下情况不能使用创可贴:创面不干净或伤口有异物时;深而窄的伤口,如铁钉误伤手指、脚趾时;被动物如猫、狗等咬伤后。
6.煎煮中药时,加水量以超过药物2-3cm为宜。
7.正确煎中药的方法是冷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
8.胃药抗酸药宜餐后1-2小时服用。
9.胃黏膜保护药的服药时间一般为空腹或餐前0.5-1小时。
10.药品说明书要求药品贮藏在“冷处”是指2-10℃。
11.医生同时开了中药与西药,一般服药时应遵循:中西药无论哪种先服,至少相隔半小时。
12.盛夏时节感冒,出现眩晕、微微怕冷、出汗不多,不想吃饭,脑袋发沉等症状,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
13.小儿腹泻可以口服补液盐防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14.通常情况下,滴眼剂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资料来源:都市快报、江西网络台综合
编辑:黄珊/责编:周星星
暴雨预警!上班迟到怎么办……这里有一个好消息!
央视记者卧底调查!揭秘国产食盐堪比砒霜的秘密!
考完情绪不高?小心患上“高考后综合征”……
注意了!这5种食品包装已被营养专家列入黑名单!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