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3点30分,评书泰斗单田医院去逝,享年84岁。
那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是多少人的记忆。
据媒体向单田芳女儿单慧莉证实,单田芳已经病了3个多月,当天下午因心脏衰竭,抢救无效离世。据悉单田芳曾于年罹患胃癌,接受手术后挺了过来,但近年癌细胞有所转移。
只剩下1/3的癌症病人
谁能想象,眼前这样一位讲起话来神采奕奕、底气十足的老人,是一位已有8年癌龄、胃只剩下1/3的癌症病人。谈起自己的病史,单老师一点也不避讳地说:“其实就到现在,儿女们也都没正式告诉过我得的是癌症,但我自己早就清楚病情,而且从来不像儿女们担心的那样被疾病影响了心理。”
也许因为早年经历过各种生活的磨难,单老师并没把这病当回事儿,而且这样的绝症对性格坚强的单老师也没构成什么威胁。
手术后不到三个月,单老师就跑到电视台录制节目了。术后,单老师的生活几乎没发生什么变化,就是学会了要更多的感觉自己的感觉,累了就歇,有精神就干,合理地调理自己。其实治病就要先治心,心宽了,病自然就好了,心宽不怕房屋窄嘛。人老了自然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老年朋友们一定不能被疾病吓倒,更不能自己把自己吓倒,正确看待疾病才有可能战胜它,得病的人也能成为健康人。
惋惜的是,单老师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希望许许多多像单田芳一样的曲艺大师、科技大师、文化艺术大师们,能够让生命之灯永远、健康地燃烧下去。
为何胃癌成了“坎儿”?
据悉,年9月12日,年仅53岁的导演戚健因胃癌病逝。
这位曾经拍过《花季雨季》、《天狗》、《女帅男兵》、《跟我的前妻谈恋爱》等影视作品的导演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实力派。据悉,戚健导演早前被检查出患有胃癌,但是不顾病症仍然进行拍摄工作,平时作息也不太规律。
年2月19日,曾在《媳妇的美好时代》中饰演“婆婆”杨心梅的演员柏寒因胃癌医治无效于19日21时57分逝世,享年56岁。
“辛辣婆婆”柏寒因病去世的消息突然而令人吃惊,让许多人在感伤、惋惜的同时也更加怀念她所塑造的精彩银幕形象。好友马伊琍在悼念的微博中说:“我会记得您让我爱护自己的胃。一路走好!”
全世界一半的胃癌都在中国
据国际胃癌大会(IGCC)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为68万例,占全球发病的一半之多,且90%以上的人发现时就已是中晚期!
而中国胃癌的死亡率也很高!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临床中大部分人就医时就已经是胃癌晚期,而且中国胃癌患者的的死亡率/发病率比例高达84%,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关于胃癌,你一定要知道这些
胃癌是一种“沉默”的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甚至类似胃炎,胃溃疡等慢性疾病。出现以下症状的医院检查,捕捉胃癌的“蛛丝马迹”。
1.上腹不适和疼痛
这是胃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刚开始时表现为上腹不适、胀满、中上腹隐痛,无规律,服用制酸解痉药物可能暂时缓解。随病情进展,疼痛转为持续性。
2.饱胀、恶心、呕吐
胃癌早期可能仅有食后饱胀及轻度恶心感,可能是由于肿瘤导致的不全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
3.出血和黑便
肿瘤发生糜烂破溃时会有消化道出血。这种症状的发生率约为30%,少量出血时仅有粪便隐血阳性;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黑便,甚至呕血。
4.固定包块
个别胃癌早期患者,在上腹部偏右的位置,可以摸到固定的包块,一般质地会比较硬,且不光滑,按压时会出现疼痛感。
5.消瘦乏力
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也因此会导致其它机体正常组织无法获得营养,从而直观表现为明显的消瘦。如果本身患有胃病,且在体重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一个月内瘦10公斤,则要考虑是否因癌症引起。
除了定期检查,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做起:
1.保持心情舒畅:经常压抑自己的苦闷、悲伤等情绪,不及时发泄,会使降低人体免疫功能,易诱发癌症入侵。
2.及时治疗癌前病变:从癌前病变到胃癌也需时间,因此一定要及时治疗胃癌的癌前病变,如息肉、腺瘤、慢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3.低盐饮食:低盐除了可预防胃癌,还能减少心血管病、口腔癌、肺癌的发生。
4.保持充足睡眠:睡眠差,人体免疫力也会变弱,会很难控制细胞发生异常而诱发癌变。
5.戒烟:戒烟能减少许多疾病的发生及二手烟的伤害。
6.健康饮食:维生素有抗癌功效,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及新鲜果蔬,少吃烧烤、腌制食物。
瑶医治疗胃癌优势显著:立体式治疗,防止肿瘤复发及转移
对于胃癌瑶医有独特的治疗理论和多种治疗方法,针对不同分期、不同病情,为患者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瑶医认为胃癌的根本病因是“盈亏失和,毒积久瘀”,其病机为毒邪侵入人体,弥漫周身或湿热雍毒雍塞体内,积而不去从而形成癌肿。再加上毒邪炽盛始终不退,耗损人体正气,严重破坏人体阴阳平衡,以致人体正气衰微。所以,治病必须以祛毒为主。
医院,瑶医充分总结前人的防治疾病经验,通过瑶医特色疗法如熏鼻疗法、皮肤涂膏、药浴、推蛋排毒、外用贴敷、竹药罐疗法等多种给药途径,达到排毒的疗效。这种多方法、立体式治疗使瑶医对疾病的治疗达到内治与外治相配合、用药稳定性与灵活性共存、治标与治本同步进行,最终实现人体盈亏平和,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
健康饮食,远离胃癌。
案例分享:胃癌肝转移击不垮退伍老兵瑶医系统治疗康复21载——记康复明星于殿财
家住黑龙江哈尔滨的于殿财,曾经当过兵,转业后分配到国家机关,辛勤工作了半辈子,可是谁曾想,50岁的于殿财,退居二线没多久,就患上了胃癌,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胃癌彻底打乱了,胃癌能治愈吗?他还能活多久?
康复后,于殿财(左二)夫妇与覃迅云教授(左一)、李玉兰院长(右一)合影
胃癌术后出现转移,欲放弃治疗把钱财留给妻女
年10月的一天,也是于殿财退居二线没多久,吃完午饭后,他感觉浑身无力,出现呕血的情况,医院检查,医院检查后直接让他办理了住院手续,并悄悄地把他妻子和家人叫到诊室,告诉家属,于殿财患上了低分化胃腺癌,在幽门处有一菜花状肿物,需要立即手术。当时于殿财并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只是偷偷看了报告,大致了解自己的病不太好,是胃上长了东西。于殿财的家人告诉他,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做个手术,把它切除了就好了。当时于殿财不知道的是,医生告知于殿财家属:“如果他做了手术,还能活半年,如果不做手术,半年都可能活不到,如果术后不出现转移,那他还能多活2年。”
年10月23日,于殿财在家人的隐瞒下,医院进行了手术切除,切掉了2/3的胃。手术过后,于殿财和爱人开始了每个月1次的定期检查。年4月,检查结果出来,一切正常。然而年5月检查时,医生表示,肝上出现转移,有1.9cm×2.4cm的结节。
这时,于殿财的家人彻底急眼了:“怎么上次检查没事,这次检查就出现这么大个结节。”可是无论多么着急,无论和医生闹成什么样子,于殿财手术后出现肝部转移已成事实,接下来该怎么治疗啊?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于殿财的爱人也是聪明的女子,她偷偷的将于殿财的战友、曾经的同事、领导请来开了个会,分析接下来于殿财的情况,以及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最终医院进行伽马刀手术,没准能救于殿财一命。可是这时候,于殿财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很严重的病,并拒绝去上海接受治疗。他的态度也很强硬:“我哪也不去了,什么时候死算什么时候,我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治疗,耗资不菲却没有效果,那到时候我死了不要紧,留下19岁的女儿和妻子,她们母女接下来的生活该怎么办?”
康复后的我和老伴在广西游玩
强行送他到大庆,接受瑶医治疗
就在妻子坚持要他去上海治疗,于殿财的小舅子也就是于殿财妻子的弟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原来,于殿财的小舅子家住在大庆,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医院,得知于殿财患上了胃癌,也曾医院实地考察过,亲眼看到过几次患者送锦旗的情况,十分信服。于殿财在家人的强行带领下,来到了大庆找到了当时正在医院出诊的覃氏瑶医第十三代掌门人覃迅云教授。
覃迅云教授通过瑶医目诊法,没用到三分钟,就对于殿财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覃教授继承传统瑶医的治疗优势,采用减法治疗的思路,为他开了口服瑶药,包括胶囊、颗粒和汤药,利用3种口服药释放药效的快慢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维持他体内24小时的血药浓度高峰。同时覃教授叮嘱他饮食以清淡为主,清心养性,以此使自己身体调适到最佳状态,配合整个治疗的进程。同时定期返院复查,适时调整用药方案。
经过1个月的服用瑶药,于殿财的肝部结节缩小了,3个月之后,结节已经彻底消失。就这样,于殿财又巩固服用了1个月。然后每隔1个月定期检查,复查了3年,状态一直很好。
6年后,医院看望朋友,顺道做了个体检,医生给他检查完之后,非常惊讶:“你好几年没来,我以为你没了,没想到你现在这么健康!你这个病,1万个人里面有1~3例就很不错了,万分之三的机会,你抓住了!”
从患病到现在,于殿财已经康复21年了,他表示:“我这辈子最感谢的两个人,一个是瑶医覃迅云教授,他救了我的命,让我多活了21年,能够陪伴老伴和女儿,另一个就是我的家庭保健医生——妻子,她半年多比我还要痛苦,那时候她都寻思卖房、卖地了,而且还不让我知道病情,自己一个人默默流泪。那时候我脾气不好,经常对她大呼小叫,看不顺眼就骂,现在想想,十分后悔那样对待妻子。我一定会对妻子好一辈子。我会将自己的抗癌经历讲给更多得了癌症的患者,让他们知道瑶医、瑶药的神奇,能够在瑶医的治疗下早日康复。”
★桂林瑶医馆★
桂林瑶医院旗下分院,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中隐路候山脚下的崇华中医街。全馆建筑面积平方米,由覃氏瑶医第十三代掌门人覃迅云教授创办。覃氏瑶医至今已传承14代,余年,瑶医多以盈亏平衡理来指导临床实践。
在诊断方法上采用望、闻、问、切外,还有目诊,目诊又被称为瑶族的“B超”,能诊断出多种疾病。
除了采用蟒针、放血、推蛋、熏鼻、庞桶浴等一些纯天然的绿色治疗外,还应用瑶医特有的中草药独家配方结合现代医学组成“八位一体”的诊疗体系,针对病因、病机上系统解决肿瘤的根本问题,从而治疗肿瘤、红斑狼疮、风湿免疫疾病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