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脂肪肝的发病率这几年在我国呈明显上升之势,这其中,工作压力大、节奏快,生活不规律、多吃少动、肥胖、糖尿病(DM)、高血脂等都是导致脂肪肝发生的原因。
随着身边人群脂肪肝的检出率逐渐增多,人们对它越来越不以为然,总认为脂肪肝至多算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不是真正的疾病,根本无需治疗。
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许多轻度脂肪肝病人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容易忽视,这就相当于给脂肪肝的继续发展,从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其引起的肝脏病理变化不容乐观。脂肪肝到底预示着什么,有哪些危险呢?
脂肪肝是脂肪组织在肝脏的过度储积引起,是代谢综合症在肝脏的表现,代谢综合症包括脂肪肝、肥胖/超重、DM、高血脂、高血压等,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其他各组分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引起疾病进展,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脂肪肝除本身肝脏疾病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外,因其常伴随DM、高血脂、高血压等,远期可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多并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脂肪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疾病,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脂肪肝的危害
研究报告,长期大量饮酒,首先造成脂肪肝,然后可经酒精性肝炎和(或)酒精性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严重者发展为肝衰竭或肝细胞癌。在欧美国家中,大量饮酒(男>80g/天,女>40g/天)引起脂肪肝和肝硬化的时限分别为5年和20年,但有患者在小于上述饮酒量及饮酒时限时也发生了肝硬化。慢性嗜酒者中约57.7%发生了脂肪肝,20%~30%最终发展为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必须经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这一中间阶段才会发生肝硬化,研究表明,部分NASH患者在初诊后10年内可发生进展性肝病和肝病相关死亡。此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代谢紊乱相关事件也已成为影响脂肪性肝病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成为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也是我国越来越重要的慢性肝病问题。而随着当代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现实要求临床医生必须将预防保健与医疗工作相结合。
脂肪肝误区不可小觑
误区一、脂肪肝是身体肥胖人的“专利”,不会“光顾”瘦人。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是的全球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患病率迅速增长密切相关,肥胖症患者发生单纯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可以高达60%~90%,但即使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的标准诊断肥胖症,体重指数和(或)腰围均正常的脂肪肝患者在亚太地区仍不少见,所以,瘦人同样也是可以患脂肪肝的。此外,一些药物和工业毒物也是引起脂肪肝的病因,而与体重没有关系,当及时停药或脱离有毒工作环境后,肝内脂肪沉积在数月内就可完全消退。
误区二:患有脂肪肝的人血脂都高,那对应治疗就需要服降脂药。
尽管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但两者之间通常并非因果关系,至今国内外尚缺乏降血脂药物能够有效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的临床循证证据。目前脂肪肝病指南建议,如不伴有高脂血症,就不需用降血脂药;若脂肪肝伴高脂血症,需根据高脂血症的原因、程度以及发生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变的概率,酌情决定是否需用降血脂药。对于肥胖、糖尿病引起的高脂血症,主要通过节食、运动等措施控制体重和血糖,达到调整血脂和防治脂肪肝的目的。对有高脂血症家族史并且血脂增高明显者,则需用降血脂药物治疗,此时降脂药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误区三:都说脂肪肝是大鱼大肉(吃荤)吃多了所得,那患有脂肪肝就得吃素。
脂肪肝病人的饮食治疗就是要控制饮食,合理分配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比例。在总热能一定的情况下,给与脂肪肝病人高蛋白、低脂肪、适量糖类的膳食,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5%~20%,其中1/3以上为动物蛋白,脂肪占20%~25%(包括食物中所含脂肪及烹调油在内),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肝病人若饮食过分强调吃素,易造成营养不均衡,导致部分营养素缺乏,甚至发生营养不良,反而加重脂肪肝。
误区四:脂肪肝若不重视,最后会转成肝癌
这种说法有误。单纯性脂肪肝进展缓慢,随访10~20年肝硬化发生率低(0.6%~3%),如已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则病变完全康复常需半年乃至数年以上。在其他慢性肝病患者中,并存的单纯性脂肪肝及其基础疾病可能会促进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因此,对脂肪肝患者应早期、合理诊治,部分脂肪肝患者难以康复可能是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及疗程不足等所致。
瑞养说
:
生活中人们对脂肪肝的认识尚存在许多误区,导致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实施。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肝养护专家瑞养源生の其他原创文章分享■喝酒太多,“肝”着急!怎么破?
■肝肾同源,经血同生
■被掩盖的风险: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
■酒后脸红和脸白哪个死的快?
■成功男人最爱“小黑瓶”(一)
■奶蓟草,品酒大师的私房解酒药
■水飞蓟(jì),不只是“肝黄金”!
肝养护专家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