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左)半肝切除术是当前治疗巨大肝癌的最有效方法。为避免出现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和减少术后并发症,要求医生既要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又要避免保留侧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以保留残肝功能。由于肝脏内血管分布复杂、血供丰富,以往手术中常采用第一肝门阻断入肝血流的方法来控制出血,而未能有效阻断血液从肝静脉返流,因此在复杂的肝脏手术中即使阻断第一肝门,出血情况仍然较严重,随着肝门阻断时间的延长残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以及菌群移位等并发症的几率增加。
医院肿瘤外科在王轩主任的带领下,不断探索和大胆尝试,在成功开展精准肝切除、江苏省首例自体肝移植、成人间亲体肝移植等高、精、尖手术的基础上,又成功开展了选择性无血切肝术,即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在不全阻断第一肝门的前提下,选择性地阻断进、出右(左)半肝的血流,在无血状态下切除病肝或半肝。该技术的优点:(1)由于不阻断肝门,不影响保留侧半肝的正常血供,避免了缺血对残肝的实质性损害,同时避免了胃肠道淤血,减少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及菌群移位的发生;(2)术中出血量少,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小;(3)可以大幅减少肝静脉系统来源的出血和避免空气栓塞的发生;(4)由于术中预先阻断了肿瘤血供,减少了术中挤压肿瘤可能导致的血行播散;(5)离断肝实质过程更加精准,术者有充分的时间精密操作,根据缺血带精确设计切除范围,充分显露并结扎细小胆管和血管,达到精准肝切除术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的临床病例观察,该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和病人住院时间。
文中专家:
王轩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南京军区肝移植中心主任,留美博士,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第二军医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军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南京军区“”工程拔尖人才。兼任中国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肝胆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市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和南京市医疗事故专家组成员,《临床肿瘤学杂志》、《肝胆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享受军队特殊卫生津贴。年留学美国,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专研肝移植。年7月在解放军第医院组建肝移植中心。至年底,开展人同种异体肝移植余例,肝肾联合移植1例,急诊肝移植15例,亲体肝移植5例。无1例手术死亡,1年存活率达到90%以上,是华东地区个人完成肝移植例数较多的专家之一。从事肝、胆、胰、胃肠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20余年,特别是在精准肝切除切除及胃肠肿瘤根治手术方面有独特造诣。年在华东地区开展首例多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临床治疗,至今全科已完成余例肝癌的射频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