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萎缩的原因
肝腹水肝萎缩
肝萎缩药物
肝萎缩治疗
肝萎缩发作
肝萎缩症状

人体大药第二章第12节

第二章分布在耳朵上的大药田

  耳朵虽为人体的一个小部分,仅占人体总面积的1%,然而却有着维护全身健康的重要作用。《黄帝内经·灵枢》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宗,就是“总”、“全部”的意思,人体全部经脉、络脉都要聚集到耳朵上。耳为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12经脉、络脉都与耳朵密切相联。

  而且,《黄帝内经》上还说“肾开窍于耳”,耳朵形状与肾相似;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而且肾主管大脑,大脑是人体感觉的接收站和行动的指挥部,大脑、耳朵、肾是息息相关的。《四诊诀微》中有言:“耳焦如炭色者,为肾败,肾败者,必死也。”肾为先天之本,藏五脏六腑之精,耳朵就是它在体外的“办事处”。

  耳朵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大药库,身体内部任何地方有病变,在耳朵上都会出现高升点。耳朵上的高升点,按上去会特别疼,这正是耳朵上经络密集的缘故。正是这种疼痛,能通过这些密集的经脉传导到身体的病变部位,最大程度地激发人体的抗病和自愈能力。

  

第一节:耳部大药田的详细分布位置

  耳朵分成5大区域,即头面区、肢体区、中心区、三角区、边缘区。掌握了这个归类,我们就能很快把各个耳穴的位置记住,很容易就从耳朵这个药库中取到高升点大药了。

  耳朵的形状,就像一个倒转的婴儿,“头朝下、脚朝上”,耳穴的排列顺序也是与之接近的,这个规律是取准耳穴的一把总钥匙。

  人体全身的部位和耳朵的穴位是一一对应的,全身的病变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高升点,按中医的思路,揉揉耳朵就可以治病养生。

  我们常用的是耳朵上的多个高升点,通常称其为“耳穴”,一般以它们直接对应的人体部位命名,如下图所示:

  每个治疗点都是它对应的疾病的高升点。这个图上的治疗点太多了,使人眼花缭乱,但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不妨再看下面这幅图,它把耳朵分成了5大区域,即头面区、肢体区、中心区、三角区、边缘区,如图:

  

  仔细观察上图,这样我们很快就能把各个耳穴的位置记住,从耳朵这个药库中取高升点大药就很容易了。

  

下面我对耳朵上的这5个区域作一个简单介绍:

  (1)耳部头面区

  耳部头面区包括耳垂、对耳屏一带。耳垂对应人体的面部,其上面的大药主要有:眼点、拔牙麻醉点、上腭点、下腭点、上颌点、下颌点、内耳点、扁桃体点、面颊区、神经衰弱点等。

  对耳屏对应人体的头部,上面的大药主要有:腮腺点、平喘点、脑点、枕点、额点、太阳点、头顶点、皮质下点、兴奋点、脑干点、喉牙点、牙痛点。

  头面区是治头部和脸部各种疾病的高升点大药的聚集地,主要治疗和调理腮腺炎、扁桃体炎、气喘、各种头痛、牙痛、咽炎、失眠等病。只要您有上述病症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在这一区域找高升点,如果不想仔细找也没关系,只要把这个区域整体揉一揉就有极好的效果。比如晚上失眠的时候,皮质下区域会有明显的压痛,这就是调理失眠的高升点,一般来说,只要揉一揉头面区,掐一掐皮质下,3~5分钟后,杂念就没有那么多了,很快就会睡着。

  从事脑力劳动累了的时候,或是思绪疲惫而混乱的时候,很容易从脸上看出来,因为这时脸上的肌肉僵硬、极不自然,长此以往,脸上皮肤就会变得焦黄,皱纹也会越来越多。怎么办?经常揉耳朵的头面区,也就是耳垂,就可以提神醒脑,活跃面部的气血,使人聪明,防止衰老。

  (2)耳部肢体区

  耳部肢体区对应于人的四肢和躯体,主要包括耳舟和对耳轮。耳舟对应人体上肢,其耳穴从上到下分别是:手指、腕、肘、肩、肩关节、甲状腺、锁骨。肢体区还有3个特例,就是荨麻疹点和两个阑尾点。

  对耳轮对应人体的躯干和下肢,其耳穴从下到上分别有:颈椎、颈、胸椎、乳腺、胸、腰椎、腹、腹外、腰痛点、骶椎、热穴、膝、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脚跟。把所有点连在一起,就使人联想到一个倒立的人体,下肢在上面,躯干在下面。

  肢体区聚集着调理和治疗肢体上各种疾病的高升点,对颈椎病、腰椎病、胸腹疼痛、腰痛、肩周炎、关节疼痛等都有明显的治疗和调理效果。

  肢体区在耳朵上占的面积比例比较大,对应人的躯干和四肢。身体强壮的人,耳朵的这一区域会呈现出红润、柔和的健康色泽。当体力劳动造成身体疲劳的时候,您如果能揉揉耳舟和对耳轮这个区域,不到3分钟,疲劳感会明显减轻以至消失。

  (3)耳部中心区

  中心区就是耳朵最中间的部位,包括耳甲腔、耳甲艇、耳轮脚、外耳道口,对应人的内脏。这个区域是治内科疾病的重要大药分布部位,穴位特别多,非常密集。我们可以将其联想成一个倒立的、蜷成一团的婴儿头部和腹部,以此来记忆上面大药的分布。

  从外耳道口上部外侧耳轮脚下的口点开始,逆时针方向看,其上的大药分别是:咽喉点、食道点、内鼻点、气管点、三焦点、内分泌点、皮质下点、腮腺点;接着就到了上焦:支气管点、支气管扩张点、肺点、心点、结核点;接着到中焦:脾点、胃点、贲门点、肝区(这个区域比较大,包括肝炎区、肝硬化肝肿大区、肝点)、胰腺点;再往上就到了下焦:小肠点、腹水点、阑尾点、大肠点、肾点、膀胱点、输尿管点、前列腺点,此药田的分布极有规律。另外,耳轮上还分布有尿道、肛门、直肠下段、膈点这些高升点。

  中心区这一区域非同小可,五脏六腑对应的点全在这里,只要您的五脏六腑稍有不适,在这块位置一定能找到高升点大药来治。由于这个区域范围小,治疗点密集,所以我们一般不去一个点一个点地定位,只需要把耳窝整个儿掏一掏、按一按就可以了,这就是在为五脏六腑防病治病。

  中心区也有两个特殊点:一个是醉点,在这个区域的上部,肾点略下方。醉点,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醒酒的。还有一个卵巢点,在该区域的最下方,内分泌点附近,对妇科病有绝好的防治作用。

  (4)耳部三角区

  耳部三角区就是三角窝、对耳轮下脚和耳轮与三角窝相邻的部分,它对应于人体的生殖系统,这个区域对于人体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三角窝内分布的大药主要有:子宫点、神门点、盆腔点、便秘点、尿道点等。此外,降压点、喘点、股关点、肝炎点也在这一区域,这几个点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呢?因为像高血压、气喘、肝病等,都与肾虚有关,所以高升点常常会出现在这里。

  对耳轮下脚对应于人体的臀部,其间分布的大药主要有:臀点、交感点、坐骨神经点;耳轮与三角窝相邻的部分从上到下的大药主要有:痔核点、外生殖器点、尿道点、肛门点、直肠下段点。凡是与这些部位相关的疾病,都可以通过耳朵上的这些点来治疗。经常揉三角窝,能滋阴壮阳,补肾生精,效果比吃补肾药都好。

  

(5)耳朵上的边缘区

  边缘区就是耳朵上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主要是耳轮、耳屏以及耳朵后面。

  耳屏对应于人体的鼻咽部,其间分布的大药有:内鼻点、咽喉点、外鼻点、鼻眼净点,此外,肾上腺点、屏尖点、饥点、渴点、高血压点也在这个部位。耳屏的上方,还有一个心脏点。

  耳轮上的大药有扁桃体1~3点、肝阳1~2点、轮1~6点、枕小神经点。

  耳背对应于人体的背部,上面的大药主要有上背点、中背点、下背点、降压沟点、脊髓1点、脊髓2点。

  第二节:重要耳穴大药的使用说明

  一些老人和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出现肌肉萎缩、硬化,这时家人可以选他耳朵上的脊髓穴,每天坚持为他进行按压3~5分钟,他的身体就会随之慢慢好转。

  耳朵上多个治疗点,各有各的作用,无所谓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对症的、能治病的就是最重要的。由于这些耳穴都是以其对应的人体部位或器官来命名,所以,顾名思义,大部分耳穴的作用都能一目了然。比如,咽喉点就是专门治疗咽喉方面的疾病的,如慢性咽炎、声音嘶哑、扁桃体炎、哮喘等;肩关节点就是用来治疗肩周炎、肩关节炎、肩部扭伤的,其他依此类推。

  下面,我主要给大家介绍常用的、治疗范围较广、且不容易从命名上看出作用的耳穴高升点大药。这些高升点,可以棒压、贴耳豆,都能自己操作。

  五脏六腑的耳穴对应点

  五脏六腑为人体的根本,所以,时时保持它们的和谐非常重要。在耳穴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大药首推五脏六腑的对应点:

(1)耳朵上的心点大药

  心主血,主神明,所以,心点可以调和营血,清泻心火,宁心安神,用于治疗和调养心血管疾病与精神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心悸、心烦、心慌、失眠、健忘等。另外咽炎、口舌和面部的疮疡也有很多是由于心火过旺引起的,所以心点还是解除这些问题的特效药。

  心点在耳窝正中,我们把手往耳窝里一塞,就点到了。平时使用这个点,用指甲戳一戳就可以了。

  (2)耳朵上的肝点大药

  肝点是舒肝利胆的良药,主要用于调理肝炎、胆囊炎、肝硬化、胆结石等。肝属风木,主筋,肝点可驱除风邪,对眩晕、抽搐、游走性疼痛、肌肉无力、肋胁疼痛等有良好的疗效。肝藏血,目属肝,故该穴还可以调和营血,明目健胃,对于血淤、便血、鼻血、眼花、白内障、红眼病以及消化不良等疾病都有明显疗效。经常生闷气的人一按压这个点就会疼痛,所以,按压此点能降低生气给人体造成的内伤。早上起来按此点3~5分钟,保肝养肝效果更好。

  肝区在耳窝外侧正中,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域。我们在自己耳朵上使用这个点,只需要用手掐一掐,掐到最痛之处,便能把大药的药效发挥到极致。

(3)耳朵上的脾点大药

  脾主运化水谷,能化生气血,营养肌肉。脾点可以治疗和调理一切消化系统疾病,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大便稀溏、肠鸣、多屁等,还能治疗和调养贫血、低血压、高血压等。此外,这个点对肌肉萎缩无力、口唇溃疡、脱肛、内脏下垂也有很好的疗效。

  脾点在耳窝外侧偏下的位置,也就是肝点的下方。

  (4)耳朵上的肺点大药

  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耳朵上的肺点能推动气血运行、通利小便、补虚清热,对呼吸系统疾病等有明显疗效。肺主皮毛,肺点对各类皮肤病、水肿、自汗、盗汗、声音嘶哑有疗效,还可以辅助治疗口腔炎症。

  肺点有两个,一个在心点上方,一个在心点下方,我们在找这两个点的时候,可以以心点为参照,用指尖戳一戳,跟着感觉找,哪里戳上去最疼,哪里就是有效的药点。

  (5)耳朵上的肾点大药

  肾点有壮阳气、益精液、通水道、利二便的作用,能治疗和调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大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水肿、阳痿、早泄、性欲过旺、痛经、月经不调等等。

  肾开窍于耳,并主骨、主瞳子,所以该穴可以强脊柱、明目聪耳,可以治疗耳病、眼病,还可以用于骨折止痛。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所以这个点可以补脑髓,是益智的重要大药,还能防治神经系统的疾病。肾之华在发,所以该点还可以治脱发、秃斑、少白头等。

  肾点在耳窝上方偏外,临近三角区,我们自己使用该点,可以用拇指掐。

  (6)耳朵上的大肠点大药

  大肠主传导糟粕,大肠点可用于肠道疾病和消化不良的预防和治疗,对肠炎、腹泻、便秘效果尤为明显。因为大肠与肺相表里,所以,大肠点亦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咳嗽、肺热等。

  大肠点在耳窝上部,我们可以用食指尖按压。

  (7)耳朵上的小肠点大药

  小肠主化物而分别清浊,小肠点主要用于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炎、腹泻、便溏等。小肠与心相表里,所以心烦神昏、头痛、肌肤疮疡等,都可以取小肠点为高升点。

  小肠点在耳窝上部,我们可以用食指尖按压。

  (8)耳朵上的胃点大药

  胃主要受纳和消化食物,胃点用于防治各种各样的胃病。胃与脾相表里,脾胃乃人的后天之本,病情再重的人,只要有一分胃气,就有一分生机,所以胃点非常重要,任何疾病,只要产生了厌食症状,就必须要取这个点。

  外耳轮延伸到耳窝里,在延伸处的尽头,就是胃点了,我们自己很容易摸到,用手指尖按压即可。

  (9)耳朵上的胆点大药

  胆主藏胆汁,与肝相表里,胆点用于防治一切肝胆疾病。胆汁可以帮助消化,所以,消化系统的疾病也可以在胆点上找到高升点大药。此外,胆点对耳鸣、偏头痛、多梦、颈项强直等症亦有很好的疗效。

  胆点在耳窝上部偏外侧,自己使用时可以用手指掐。

  (10)耳朵上的膀胱点大药

  膀胱主一身水液的输布,同时贮存和生成尿液,膀胱点主要治疗和调理泌尿系统的疾病,如漏尿、尿急、尿频、小便不利等,对偏头痛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也有较明显的疗效。

  膀胱点在三角窝下方内侧,我们自己用手就可以掐到。

  (11)耳朵上的三焦大药

  三焦为何物?自古就有争议。而现在普遍比较认同的观点是,三焦就是人的整个体腔。所以,耳穴上三焦点的作用也是神秘而多样的,遇到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疾病,我们都可以去压该点,说不定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焦点在耳窝深处,耳朵眼儿下方偏外,用手指尖就可以触到这一点。

  8个功能强大的耳穴

  五脏六腑对应的点比较好用,只要诊断准确,知道该病与哪个脏腑有关,就可以迅速找到高升点,而耳朵上一些更为复杂的穴,效果明显,作用也更为广泛,需要您在实践中经常运用,并配合其他穴位,方能体会其中的妙处。我在介绍和界定这些穴位的功用的时候,也不局限于中医的固定思维,只求能准确地告诉您它们的作用即可。这些穴位分别是:

  (1)耳朵上的神门点大药

  神门在三角窝的边缘,属于肾水系统的区域,其作用主要是调节人体的心系统。肾属水,心属火,水火不调、心肾不交就容易在这个穴位出现高升点,刺激这个穴位可充分调动人体“水克火”的机能,从而使人体达到心肾平衡。

  神门主要用于镇静安神、止痛、泻火解毒、降气镇咳(痰多者不宜),对于烦躁、失眠之人效果尤佳,还可以治疗癫痫、高血压等病。

  神门在三角窝外侧边缘的中点上,自己可以用手摸到,使用该点的时候,用手掐一掐就可以了。

  (2)耳朵上的交感点大药

  按压交感点对内脏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只要身体有疼痛,尤其是体内的疼痛,交感点必然是高升点大药。此外,它对治疗和调理高血压、冠心病、头晕、眼花等效果很好。

  交感点在三角窝下方与耳轮的交汇处,很容易用手摸到,使用该点,可以用手掐,也可以用手指尖顶。

  (3)耳朵上的皮质下点大药

  皮质下点是大脑皮层的对应区,有调节大脑皮层兴奋的作用,用于镇静止痛、消炎退肿、止汗、抗休克,主要用于调节人的精神,对失眠、心烦等效果非常好。同时皮质下点还是调理内脏下垂和各种瘫痪的要穴,有强壮作用。

  耳垂的上方、耳窝的外缘有一处凸起,皮质下点就在这个凸起处,是一个区域,我们可以很容易用手掐到。

  (4)耳朵上的肾上腺点大药

  肾上腺点能调节肾上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有退热、消炎、消肿、抗过敏、抗风湿、抗休克的作用,还可以止咳喘。最值得一提的是,刺激这个穴位,能调节血管,既能使硬化收缩了的血管软化,也能使松弛无力的血管收缩,是高血压、低血压、出血病等症的克星,对皮肤病也有很强的防治作用。

  肾上腺点在耳屏内侧,自己使用该点的时候,可以用手掐,或者用棉棒压。

  (5)耳朵上的枕点大药

  枕点多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抽搐、脚弓反张、牙关紧闭、颈部强直、落枕、休克等,还能预防晕车、晕船、治疗老花眼和皮肤病,此外它还有消炎、镇静、止咳、止痛、止喘的作用。

  枕点在耳垂上方偏外,自己使用该点的时候,可以用手掐。由于这一带区域比较小但高升点比较密集,所以,手法不需要太精确,掐到最有痛感的地方就是枕点了。

  (6)耳朵上的脑干点大药

  脑干点有镇静息风的作用,可以健脑提神、抗休克、抗过敏、镇痛、止血。多用于治疗和调理脚弓反张、抽搐、大脑发育不全、脑震荡后遗症、脑膜炎后遗症等。

  (7)耳朵上的脑点大药

  脑点是脑垂体在耳朵上的对应点,可以防治脑垂体功能障碍产生的各种疾病,如肢端肥大、尿崩、月经过多、子宫出血等,此外,该点还有止咳、镇静、催眠作用,对遗尿、脉管炎等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脑点和脑干点都在耳窝外侧下方,距离很近,作用也相近,我们用手很容易掐到。

  (8)耳朵上的枕小神经点大药

  枕小神经点有镇静、止痛作用,适用于脑外伤后遗症、头痛、头晕,以及出血引起的半身麻木和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部麻木。

  枕小神经点在耳舟最上方,用手掐,效果最好。

  16个简单好用的耳穴

  以上的耳穴都属于功能比较复杂但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当然,这里我所列举的功能肯定是不完全的,其更多的疗效还需要您在实践中慢慢体会。下面我要为您介绍的耳穴大药,治疗面就相对狭窄一些了,我在此做一个简略的介绍。具体用法,可以贴耳豆,可以用按摩棒压,也可以用棉棒压,或者用手掐或用手指尖顶。这些穴位分别是:

  (1)耳朵上的胰腺炎点大药

  胰腺炎点是胰腺炎的高升点,按压它可治疗和调理消化不良、糖尿病、偏头痛。

  (2)耳朵上的子宫点大药

  按压耳部子宫穴,可以治疗和调理各类妇科病,对性功能障碍也有很好的疗效。

  (3)耳朵上的额点大药

  这个穴有镇静止痛之功,可以治疗前头痛、失眠多梦、鼻炎、鼻窦炎等。

  (4)耳朵上的太阳、兴奋点大药

  刺激耳部太阳穴和兴奋点可以治好偏头痛、嗜睡症以及由嗜睡症引起的遗尿症。

  (5)耳朵上的腮腺点大药

  如果有孩子患了腮腺炎,那么家长一定要找到孩子耳朵上这个高升点来作辅助治疗,比外敷的药效果还好。

  (6)耳朵上的平喘点大药

  这个点有平喘、调节呼吸等功能,另外还能抗过敏、止痒。

  (7)耳朵上的膈点大药

  这个高升点主要用于防治膈肌痉挛、血液病、皮肤病,另外对内脏出血、咳血也有明显辅助疗效。

  (8)耳朵上的轮1~6点大药

  这是耳轮上的6个穴位,都有消炎、退热、消肿、降压的作用,在此点上针刺放血可治好高血压和扁桃体炎。

  (9)耳朵上的肝阳1~2点大药

  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对迁延性、传染性肝炎、转氨酶长期不降者有十分好的调理效果。

  (10)耳朵上的目1~2点大药

  

  这两个穴都是用于治疗各种眼病的,但效果略有不同。目1侧重于防治急慢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症;目2多用于治疗眼睛红肿、干涩等多种常见眼病。

  (11)耳朵上的新眼点大药

  这是用来调理眼睛的一个点。当我们平时学习或工作用眼过度,出现眼红、眼花、眼痛的时候,揉这个点最有效。

  (12)耳朵上的外耳点、内耳点大药

  这两个点对于非顽固性耳鸣,一掐就管用,还可以用于治疗听力减退。不同的是,外耳点还可以用于治疗外耳冻伤与感染,内耳点还可用来治疗中耳炎等。

  (13)耳朵上的胸点大药

  凡是发生在胸部的病痛,不管是在内还是在外,如胸腔疾患、肋间神经痛、胸痛、胸闷等,这里都可能是高升点。按压3~5分钟,很快能缓解病情。

  (14)耳朵上的坐骨神经点大药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出现了坐骨神经痛,您一定要为他们选取耳朵上的坐骨神经点,每天为他们点按3~5分钟,可以让他们不再为病痛所苦。

  (15)耳朵上的上、中、下背点大药

  上背、中背、下背这3个点在耳朵背后,用于治疗背痛和皮肤病,并能止全身之痒。

  (16)耳朵上的脊髓穴大药

  一些老人和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出现肌肉萎缩、硬化,这时家人可以选耳朵上的脊髓穴,每天坚持进行按压3~5分钟,身体就会随之慢慢好转。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chongluan.com/gwszl/115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