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解读《经方》讲座第二部分金匮要略十五、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桂枝加黄芪汤方桂枝芍药?各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黄芪?二两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黄汗与历节病有个不同之处,主要是在两胫发热和自冷。黄汗病两胫自冷,它是水气病,水气就下,下边特别厉害,两胫要冷的;历节不是的,历节它发热,“假令发热,此属历节”,历节也出黄汗。所以开始这一节,就是历节、黄汗一个主要鉴别点。第二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不是荣气,是“劳气”,劳气就是虚,虚劳之气,它这个病(黄汗病)是虚的。“食已汗出”,吃完饭就出汗,“又身常暮卧盗汗出”,就是夜间一躺下也老出汗,黄汗是这样子的。那么这种汗,不是有热,不是纯粹有热的关系,这是劳气,就是虚。“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汗出已,反倒发热,这是个不好现象。一般要是出完汗都不发热,一方面出汗一方面还发热,说明人的精气外泄,邪气在里头老留着,咱们在讲表证的时候讲过这些问题,就是正不胜邪,就是虚。“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我们出的汗都是精气,人的热反倒留于内,这久而久之一定伤及血脉的,开始是瘀血证,其身甲错;再久而久之,热不止还要生恶疮。这都是说明黄汗的,黄汗是这个样子。搁个“若”,(说明除黄汗之外的!)一般的病也是这样子,也不例外,它像个泛论似的,但是它主要的是针对黄汗。“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它说如果身子沉,身子沉说明什么呢?停湿停水嘛。“汗出已”,出完汗之后,水(所停之水)能去一部分,感觉轻快,这说明他有水气。黄汗是老出汗嘛,出完汗觉得像好一些似的,其实正说明他身上有水气。“久久必身瞤”,黄汗虚,虚则它常气上冲,气上冲有水气,身上一定要动的,肉一定要瞤的,就像我们前面“四肢聂聂动”是一个道理,没有气冲它不会动。“瞤即胸中痛”,一瞤就是有气上冲了。气上冲,胸中一定要痛的,气冲于上嘛。黄汗病有几个重点,一是出汗,一是发热,一个身肿痛,这是三大证候,所以它是一条条的分析,这非常地好。“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由于气上冲,水气也携着气上冲,所以上边出汗,下边没汗。“腰髋弛痛”,水气往下边厉害,冲腰,髖就是胯,就是外边这个胯。这个地方又没力气又疼,“弛疼”,“弛”是松弛的弛。“如有物在皮中状”,老觉得从腰髋以下这个部位,里头像是有虫子爬似的,什么呢?水气就是虚而水气占据不去,就是这么一种病。要是更厉害的话,“剧者不能食,身疼重”,剧者,由于气往上冲,里头有寒水、湿气,那么他就不能吃东西。身既疼也重,它有表证,重就是有水,疼就是营卫不利。“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做个总结,上边这种情况就是黄汗的证症。“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这是正治。桂枝汤治营卫不利,解外,也治身疼,但是它(桂枝汤)去不了黄汗,非加黄芪不可,表虛嘛。桂枝汤不但治身疼,也解热了,它(患者)老有虚热。这两种病人我都遇到过,黄汗病值得我们研究,到底是什么病?我查不少西医书,也查不出来。我治头一个黄汗病就用桂枝加黄芪汤,我用这方子相当好使。她这个人啊,是哈尔滨的女患者,她爱医院,也是一个挺有名的大夫,医院诊断说是肝硬变,这个人面目属于黧黑,有点褐黄色,但是给她查,没有黄疸。她来这儿我给她看,开始我也没注意这个黄汗,她说是肝硬变,拿了不少检查的东西,她的爱人是个大夫,我就给她当肝病治,越治她越疼,腰疼得厉害。她住在西郊,来一趟挺困难,一步不能走,得人架着,那天我看她腰那么疼,我就奇怪了:肝硬变哪有那么疼的,我看她的领子,一翻,是黄色的,我说你出黄汗吧,她说对了,她说我得这个病就出黄汗。后来不治肝了,我给她吃桂枝加黄芪,很快就好了,颜色都变了,黄汗解决了,后来这人好了。那么黄汗究竟是什么玩意?这值得研究。你说这黄哪来的,是这个汗?中医看这个汗,为热证,色变了。那么阳明病那么样的大热,汗也不黄啊,所以这值得研究。黄汗病我是遇到了,遇到这么个(桂枝汤加黄芪证的黄汗)病。同时前面讲的桂枝苦酒汤(类型的黄汗病)我也遇到过,这个患者就是渴,我就给他桂枝芍药黄芪苦酒汤,他吃就好了。所以这两个(类型的黄汗)病我都遇到了,但是这个黄汗病,黄是从哪来的呢?这个人我还真给他(做了)检验了,他也是黄疸,指数都不高,你说这黄哪来的,这值得研究,西医也搞不清。我问过西医,西医说这个病少见。是少见,我的确幸运,遇到这么两个病,一般人恐怕都还没遇到。这个黄哪来的呢,可(黄汗)确实是这样子,与这个书上说的大致都差不多,尤其腰、腿疼得很突出,出汗,是有些发热。所以(黄汗)这个病是有的,我遇到两个(黄汗)病人后就再也没遇上,(那两人的)病历都没有了,但是我有些记录。因为“文化大革命”以后,病历全没了。所以,黄汗这个病值得研究。你说黄汗的这个黄怎么来的,奇怪!我治的头一个患者,就是桂枝加黄芪汤,确实肝硬化,她的脾也大,但是她吃了药,黄汗基本解决了,而且她腰不疼了,后来她自己来了,也不用人搀,的确是好了。(编者按:以上内容摘自《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学苑出版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chongluan.com/gwsyw/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