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吃鱼后肝衰竭,住进ICU!鱼身上1部位切记不要吃,可致死
鱼,一直以来以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营养健康被大家所喜爱。
但是医生发出劝告:鱼并不是所有部位都能吃!
广东珠海的一名男子就由于吃了鱼的一个部位,出现黄疸、腹痛、呕血等症状,医院诊断为食物中毒合并急性肝衰竭,进了ICU,经过医生的抢救治疗后,才保住性命,近日已经出院了。
那这个部位到底是什么呢?
男子吃鱼后肝衰竭,住进ICU!鱼身上1部位切记不要吃,可致死
鱼身上什么部位有毒不能吃?
鱼身上不能吃的部位是鱼胆。在市场上买鱼,如果要店家给剖,一般都会弃掉鱼胆。所谓的鱼胆能够清火明目的谣言不可轻信,已经有很多吃鱼胆,中毒住院的案例了。这样一个看似很小的部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毒性呢?
(1)含有组织胺、胆盐、氰化物等有毒物质
日本的科学家研究发现,鱼胆导致中毒的主要成分是鲤醇硫酯钠,进入人体后水解成有毒的鲤醇。除此之外,鱼胆中还含有组织胺、胆盐、氰化物等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对肝脏、肾脏、心脏、神经、血液等多个器官和组织造成损伤,组织胺物质可以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出血,引起多个器官衰竭,甚至可以威胁生命。
(2)鱼胆的毒性物质并不会因为加热而破坏
有的人认为生鱼胆有毒,我加热了吃或者泡酒喝总没有关系了吧。然而鲤醇硫酯钠具有热稳定性、耐酸,且不会被乙醇破坏,所以指望加热或者酒精消毒是不现实。
(3)中毒反应多为胃肠道,但严重可致死
食用鱼胆后,最早出现的就是胃肠道的不适,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上消化道出血等。如果症状轻微,可自行缓解。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肝区疼痛、压痛、黄疸、厌食、肝脏肿大、少尿、无尿、血压波动、皮肤出血等症状,这就提示存在肝脏、肾脏等多个器官的损伤。重度的中毒者经常合并急性肾衰,需要尽早进行血液透析,抢救生命。
男子吃鱼后肝衰竭,住进ICU!鱼身上1部位切记不要吃,可致死
结语
很多人受一些网络谣言的影响,以为鱼胆可以明目、解毒。然而科学家发现我国的草鱼、青鱼、鲢、鳙、鲤、鲫、团头鲂、鲮、翘嘴、拟刺鳊、赤眼鳟、圆口铜鱼等12种鱼类的胆汁都具有一定的毒性,而且即使加热或泡酒都不能减少毒性。
因此医生呼吁:因目前对于鱼胆中毒尚无特效药治疗,所以一旦中毒十分危险。安全起见,老人不要食用任何的鱼胆。
更多推荐;
胃不好,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坚持“4少3多”,胃会慢慢好起来
养肺其实并不难!医生提醒:这样做,你的肺脏才能“长寿”
一味不被重视的中药,滋补肝肾,还能调理牙齿松动,乌白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