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萎缩的原因
肝腹水肝萎缩
肝萎缩药物
肝萎缩治疗
肝萎缩发作
肝萎缩症状

微健康养肝正当时,为啥养肝要一起养肾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的季节,此时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升发,正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节。

春天阳气升发,身边是否有一些人脾气不好?肝火旺?易怒?

恩,如果有这样的,就要先怀疑他们是不是肾亏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肝旺于春天,肝主生发。

从中医五行来看,水生木,即肾水生肝木。如果肾水足,就能够收的住,肝火也就能收放自如。

但现在很多人冬天闭藏不住,比如大冬天去夜跑的,各种熬夜,加班,追剧,带娃,玩手机的等等。该藏的时候不藏,熬的都是肾水。

肾水不足,阴不足,阴不能制约阳,结果就是春天肝阳升得太过,肝火上炎。

肾水不足还会出现以下这些问题:

1、头发问题多

肾其华在发,想看一个人肾水足不足?就看这个人头发浓密不浓密。

另外,肝藏血,血为发之余,如果一个肝血不足,头发也不会好。当一个人精不足,血不足,肝肾精血亏虚,身体还拿什么来供养头发?

2、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

中医里没有高血压,但高血压表现出来的眩晕,就是肝阳上亢(水不涵木,肾水不足)。

糖尿病是中医里的消渴症,是肝肾阴虚燥热导致。。。

3、女性月经延后,量少

肾主生殖,现代女性压力大,熬夜,焦虑,不良情绪,过度减肥,流产,都会导致月经不调,量少。这些因素归根到底都是在暗耗精血,精血不足姨妈自然没有了源头。

4、更年期综合症

潮热、盗汗,失眠、烦躁这些更年期症状。其实都是随着年龄增长,肾精由盛转衰的表现,肾精亏虚,水不涵木,虚火太旺。

5、听力减退,骨软无力,牙齿松动

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齿为肾之余。如果肾精充盈,人的听力就会很灵敏,双脚走路有力,人一老听力就会变差,牙齿开始松动,走路双脚无力,这都是肾精不足的表现。此外还有腰膝酸软,记忆力衰退等等......

《内经》里讲「乙癸同源」,肝于天干应乙,肾于天干应癸,实际上就是说肝肾同源,意思就是补肾等于补肝。

想要肝气调畅肝肾之阴,肝阳都要兼顾。包括很多肝气郁滞的伙伴,不仅要疏肝也记得补点肝肾之阴。

男女护肝各有好处

1、男人养肝兼养肾

“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与血互相滋补,精得血而能充,血得精而能旺,两者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肝是阳气的聚集地,阳气旺则精血足。因此,养好肝还能兼顾养肾。

2、女人护肝气色好

女人以“血”为重,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血液流失,拥有充足健康的血液才能让女人从内而外容光焕发。而人体第一大造血解毒的器官就是肝脏。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主疏泄。养好肝,气血才能充足并通畅,皮肤才会红润。如果肝不健康,无法及时排毒造血,反映到人的皮肤上,就是脸色暗哑、色素沉淀。想要好皮肤好气色,护肝很重要。

因此,春季应以养肝护肝为主,养好肾水。

春季养肝,四方面着手

春季养肝可以从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着手,以增强肝功能。

调节饮食:清淡,少油腻

饮食上以清肝降火旺为主,应选择清淡,少食油腻的食物。远离烟酒、远离油腻宵夜。饮食调养既要根据节气变化,考虑每个人的体质,又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适当多吃温补阳气、抑肝养脾的食物。可适当增咸,但不可太过,会损伤脾胃。养好脾胃也是至关重要,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好,肝血肾水一定充足。

另外,春季养肝养阳,要少食用生冷冰凉的食物,可以适量饮用玫瑰花植物饮料,有利于温补阳气。由于肝脏的疏泄能力有限,大量饮酒容易损害肝脏,因此尽量不喝酒。

起居: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

过度熬夜会扰乱肝脏自身的生物钟,导致肝脏疲惫不堪。

保持充足的睡眠状态有益于养肝。每晚子时(23:00-1:00)开始,是肝胆自我修复的时间段,争取10点以前上床,10点半睡着。凌晨时分,肝的气血最旺,正是养气血的最佳时机。因此,睡眠是最好的养肝方式。

情志:学会制怒

中医认为,怒伤肝。发怒会导致肝脏疏泄的异常,造成肝气郁结。所以,养肝要学会制怒。生活中,应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保持乐观。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爱生气容易变老哦。

与其躲在家里生闷气,不如去外面走一走,适当散散步、放松一下。发泄情绪之后,心情好了,身体也会好。

肝肾同源,养肝=养肾=养命!从现在开始养起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gchongluan.com/gwsfz/993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