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健康一直都是千古不变的共同追求与祝福。人类也一直在为消灭疾病而不懈努力。各种不断更新的药物、抗生素、检测设备及技术手段。但疾病,似乎有着比人类更高维的智慧,人类有多聪明,病原体就有多聪明。
这次新冠疫情,也不难让我们看到,在同样的高风险地区停留或经过,面对同样的传染源,也只是一小部分人被感染。再如,一般的人吃了不卫生的食物,都会生病拉肚子,可是捡垃圾的人吃了就没事。生活在同样的家庭,来自共同的父母遗传基因,可是身体状况也会大相径庭,命运也不尽相同。
其实,疾病,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思想的一面镜子。
思想是疾病的根源
有国外学者威斯利进行了著名的荷尔蒙灭癌细胞实验,准备将人的情绪是如何对疾病产生作用这一课题列为自己的研究目标。
他相继发现了四种由心脏分泌的荷尔蒙,将这四种荷尔蒙全部注入人体胰腺癌细胞中,发现癌细胞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其中,一种名叫缩氨酸的荷尔蒙可以在24小时内杀死95%的胰腺癌细胞!最难能可贵的是:那仅剩5%的癌细胞,其DNA的合成速度似乎也由此受到影响,它们将不会再扩散出新的癌细胞。此后,威斯利的实验小组几乎对所有恶性肿瘤细胞都进行了反复的荷尔蒙灭癌细胞实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威斯利挑选了个志愿者,分别对他们处于各种情绪状态下的心脏荷尔蒙分泌情况进行了跟踪采集。
他们发现:人的情绪越高昂,心情越愉悦,人的心脏分泌的荷尔蒙就越充沛。
反之,人处在痛苦、担忧、抑郁等消极状态时,心脏几乎完全停止分泌这种激素物质。
情绪影响疾病
中国古典医书《黄帝内经》中早已给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胆等论述,很清楚地注明了情绪对脏腑造成的伤害。
人的各种不平心情都会对相应的脏腑产生副作用。人体就是一个小国家,等级分明,分工明确。在决策之中,君主之官(心)决定方向,相傅之官(肺)决定路线,臣使之官(心包)传达命令,办事当中的技巧属作强之官(肾)来处理。
“悲”上边是“非”字,按字义来说,这事还没出现,事还没来,你就想入非非,你为还没有出现的事发愁担忧,就会伤及肺。肺主魄,实际上伤的是魄。当魄受到伤害时,精神恍惚不能自主,唯唯诺诺,常感自卑。与保护、辅佐、扶持、支持、关心、帮助和管理这一类情感有关的正反两方面的过重心情,都可以对肺产生影响。
肝是个指挥官,其功能之一是控制血管中血液的成分,让它们按需要进行分配。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就如同生活中的钱、财、物,在人生中我们对钱、财、物分配产生的各种不平心理,都会影响肝的藏血功能。肝有疏通、发泄、升发的功能,这种功能如果从我们生活的角度进行联系,是指这个指挥官克服阻力、疏通关系、达到目的的过程中的各种心情。这些心情的不平就会影响肝的这部分功能。
过度思虑的心理会伤脾,到底伤的是什么?脾主意,也就是说,伤的是意。意受伤时,想法多,容易出现偏激的、不合实际的逻辑观点。
“恐”上边是“巩固”的“巩”字,对应的字义是这事已经这样、已经过去了。这事出现之后的后怕、心里没招、没办法的心情伤肾。肾主技巧,与生活中人的灵活、方便、技术、巧妙等心理和行为相关。
事实上,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拥有能够平衡体内能量的智慧。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影片:一只北极熊在雪地中缓慢地行走着,突然它感觉到了背后的异常,当它转过头去看到敌人时,它的神经开始迅速紧绷,马上以最快的速度向前跑去。可是,当它跑了一段时间后,它回过头来发现并没有敌人在追赶,威胁不在了,它安全了,所以它就停了下来。接下来,它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动作:它以四肢着地的姿势,开始疯狂地甩动自己的身体。其实我们都看得出来,它的动作并非出于它的自愿,也没有任何人在控制它,那么这是什么?这就是它身体的智慧。身体的智慧使它把受到威胁后的情绪反应自然地通过身体的动作释放了出来。
其实,北极熊就像是一个受到惊吓后很恐惧的人,它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快速地不断抖动着,就是为了释放之前的惊吓情绪。直到情绪释放完之后,它的身体才会自动停下来。之后,影片中的北极熊恢复到了之前的缓慢步伐。这是因为北极熊的身体通过自然的释放情绪之后,身体系统又重新恢复到了平衡协调的状态。
人类其实也一样——
我们首先要有一个积极向上,处事不惊、不乱、不急、不怒、不恼且淡定的心态,才能保有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永怀一颗宁静致远的心。
最后,谨以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无门关》的一首诗偈共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