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日的雨雨雨
野生蘑菇也进入了生长旺盛期
不要轻易效仿“采蘑菇的小姑娘”
误食毒蘑菇后果可是要命的!
“漂亮蘑菇不能吃”
“颜色鲜艳的有毒”
......
这些流传甚广的毒蘑菇辨别方法
你或许也曾听说过
但实际上,这些方法并不靠谱!
不靠谱的毒蘑菇识别方法
误区
?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事实上,没有具体绝对的标准。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
误区
?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
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常常被蛞蝓摄食,不少有毒种类可以生蛆。
误区
?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
这种错误流传甚广,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这实为臆测的谬传。
误区
?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误区
?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目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多种,有毒蘑菇有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
远离毒蘑菇小贴士
不采摘
大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市民最好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不买卖
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不食用
欲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不信谣
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做到人人知晓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
毒蘑菇中毒的表现
毒蘑菇种类繁多,不同的毒素会导致不同的中毒表现,主要有以下四类:
胃肠炎症状
误食含有胃肠毒素的毒蘑菇后,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一般进食后1小时即可发病。典型的表现为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进一步可出现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昏迷,最严重者会出现死亡。
神经精神症状
误食含有神经毒素的毒蘑菇后,常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进食毒蘑菇后数分钟到两小时出现症状,表现为流口水、大汗、面色苍白、流泪,严重者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困难。精神毒素可引起各种幻觉、焦躁或精神失常等,严重者会陷入昏迷,危及生命。
溶血症状
溶血毒素可导致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反应。症状多出现在进食半天或1天后,典型表现为皮肤发黄、腰痛,出现血色尿或棕色尿,溶血反应严重时可发生死亡。
多种内脏损害症状
多个内脏可能在内脏毒素的作用下发生损伤,甚至功能衰竭,尤以肝衰竭最为常见和危重。脏器损害早期可能表现为乏力、不思饮食、困倦等,此时肝脏损害已经开始,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皮肤发黄、酱油色尿、牙齿出血或皮下出血、右上腹胀痛、精神错乱等急性肝衰竭症状。此型中毒死亡率最高。
往往打败我们的不是天真
是对毒蘑菇家族的无所畏忌
目前世界上尚无治疗毒蘑菇的特效药
鉴别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
也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
收住手管住嘴,不采不吃
才是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End
▼
长按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