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白便”的主要成分是肝胰脏排出的病变组织、粘液和毒液,肠道脱落的一些粘膜及少部分正常的粪便。“白便”一直是这些年悬在对虾养殖户头上的剑。近几年,白便给对虾养殖业带来的损失难以估计,养殖户叫苦连连。那么今年的白便情况如何呢?是否找到了根除的方法呢?
年部分养殖区域白便发生情况,见下表
序号
区域
发生情况
与往年相比
1
湛江坡头
6月份开始出现
轻
2
漳州龙海
8月最严重
重
3
福建平潭、福州(福清、长乐)、宁德(霞浦、福鼎)
7-9月高发
重
4
潮汕地区
6-9月偏少
轻
5
海南文昌、万宁
6-9月偏少
轻
6
珠海白蕉
6-9月白便仍常发
重
7
广东阳江
高位池与往年持平
土塘白便明显少
轻
8
江门大鳌、睦洲
4月开始出现,发生面积增加
轻
9
江苏如东
主要在6月开始出现,暴发时间同比早(提前),小棚或露天池在放苗不足一月即出现。
重
注:表格内容引用于水产热点,如有不妥,请与本平台联系。
1
白便的症状
“白便”的症状:粪便细长呈白色(像白线)、有粘性、浮在水面、严重时成片漂在水面有恶臭味。初始阶段对虾摄食正常,但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虾身瘦弱(壳肉分离),且伴随游塘及偷死(虾肠道发红或肠道有白色脓状物)。
出现白便时,多数粪便会整条漂浮在水面上,较易观察,但不易处理。发生白便的对虾,肝胰脏较正常虾表现为肿大,肠道红肿,细菌分离时多存在弧菌感染。(白便虾和健康虾消化系统对照图)
典型的肠道病理变化是肠壁面膜上皮细胞畸形变异脱落、肠道逐渐变空发白、肝胰脏萎缩。脱落的腺管上皮、胰腺微绒毛组织、肠道粘膜上皮和增生细胞随粪便排出;增生并纤维化的细胞层整体脱落,且可多次脱落,可形成多次白便。
2
白便的几个时期
1、白便前期:属于肝胰脏中毒期或白便沉底期,此时肝胰脏负担加大,出现一些轻微病变,此时虾吃料摄食正常,甚至有吃料猛增现象或出现吃料减少、减慢现象;此时肝胰脏肿大,还没有空肠现象。
2、白便中期:白便悬浮期,表现为:食欲很差,吃料更慢;空肠虾开始出现;肝萎缩达到5%;白便虾比例增大至50%。
3、白便后期:白便飘浮期,表现为:吃料更慢;空肠空胃10%;肝萎缩8--10%;白便占80%;壳肉分离占50%;白便漂浮。
4、白便晚期:满塘白便,表现为:基本吃料占10%正常量;空肠空胃20%;肝萎缩15%;白便%;壳肉分离80%;白便又白又粗,又长又多。
3
白便出现的常见规律
A、水浓的塘
这种塘的特点是,藻类很丰富,水很浓,尤其是单一藻种的塘发生率最高(水色呈现一种比较纯粹的颜色,如纯的绿色、黄色、黑色、蓝色、青色,由单一藻种构成优势藻种形成的)。统计发现,十个白便塘至少有一半是浓水的塘。为何浓水容易发生白便呢?因为主要是藻毒素多造成的。藻类多的塘每天死亡的藻的数量一般要高于藻类少的,而死亡藻类在分解过程中会有一些藻毒素出现,虾有摄食藻类的习性,包括死藻,尤其是0条到条规格的虾更喜欢摄食死藻,藻毒素对消化道不断损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白便就出现了。
B、有毒藻类多的塘
这种塘的特点是存在大量的有毒藻类,如蓝藻、甲藻、裸藻最为常见,这些藻类往往在活的时候会分泌毒素,死后毒素更大,所以对肠道的破坏力更大,发生率比浓水塘多,因为平时有毒藻类多的塘并不常见,所以统计白便发病塘只有一成左右是这种塘。
C、肠道和肝胰脏黄菌超标的塘
因为弧菌导致虾死亡的原因就是弧菌分泌毒素,毒素导致器官或组织坏死。所以绿菌(副溶血弧菌,EMS的病原)在肝胰腺和肠道超标时导致肠炎偷死,黄菌超标时导致白便,就是大量的弧菌分泌大量的毒素,对于肠道损害程度时巨大的。
D、高温
因为高温期各种生物新陈代谢快,藻类周期短,繁殖快,死亡也快;高温期耗氧大,由于低溶氧,有毒物质不断累积,低溶氧和高温又有利于弧菌的大量繁殖。可以说前面三点是内因,而高温是外因。在低温期白便少很多,在冬棚的1月份期间,基本看不到白便,而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白便越来越多,在八月份达到最高峰,原因就是温度这个外因决定了内因的发展。
4
“白便”的可能原因分析
“白便”成因较为复杂,众说纷纭,有害细菌、藻毒素、水变、药物刺激、寄生虫等单一或者综合作用都可能引发对虾“白便”。众所周知,肝胰脏具有解毒、消化、免疫调节等功能,是对虾体内最大最重要的内脏器官,以上原因会侵害与损伤肝胰脏的组织和细胞,发生“白便”的原因笔者更倾向于肝胰脏的病变,导致相关代谢、免疫功能失调。
1.虾苗幼体肝胰脏的健康程度,肝胰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健全2.苗场标苗期间是否用过伤害肝胰脏的产品,比如过量的抗生素3.养殖期间水质、底质、天气是否恶化,尤其是弧菌是否超标4.养殖期间对虾是否吃到乃至长期吃到伤肝的食物。如:副溶血性弧菌、腐败霉变的饲料、死藻或其它含化工成分的伤肝食物。
5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内服抗菌药物(主要是土霉素):在白便前期有一些效果,但养殖户顾虑很多,因为,投喂土霉素以后,就基本停止生长了,或者长速很慢,对后期的长成影响非常大,而且国家对于抗生素类产品的使用也有比较严格的管理,所以在此也不推荐;2.内服中药粉剂(常用的有三黄粉):外用光合细菌调水;3.内服市面上的各种针对性产品:比如旺旺好渔资的白便快克;4.内服乳酸菌。这些治疗方法偶尔见效,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拌喂红薯(此法尚有争议)
红薯治白便,这个方法有人用的好十分赞成及推荐,但也有人认为缺乏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不太赞同。
错对不论,笔者把方法提供在此,供大家参考。把番薯刨丝,上锅蒸煮至八成熟,等凉了,再投喂即可。投喂量为出现拉白便前投喂饵料量的6成左右,比如,之前投60斤料/天,那你就搞个30-40斤番薯/天,连续投喂2-3天。
6.拌喂发酵料
随着功能性饲料技术的成熟,发酵料成为了近几年十分火热的产品。发酵饲料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高蛋白饲料的投入,从而减少饲料霉变的几率及常规饲料对水体和底质的有机物污染,另一方面发酵饲料独有的芳香和特定的微生物群及发酵产物,可以引诱养殖动物进食,及改善肠道环境,这一方面很大的解决了对虾白便之后不进食而偷死的情况。(市场上不乏好的发酵饲料产品,如群林生物的虾健壮。)
6
结语
对于白便,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是盲目性的。首先,诱发白便的原因不是单一的,但凡发生白便的池塘十有八九都存在水质和底质两大方面的问题;再者,白便的病发机理可能也不是单一性的,关于白便的机理,相关部门及企业有做过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至今为止,未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
所以单一性的治疗,并不能准确的对症下药,只能缓解燃眉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白便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白便反反复复的出现的原因。
综上所述,白便的防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可从提高对虾体质(肝胰脏、肠)、改善和优化水体环境(水、底、藻)、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等方面入手。
以下内容是综合网上的资料整理而得
1、保持水质清新,控制水体透明度:
①定期检测水质、藻相、溶氧等情况,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和藻相变化时,及时采取措施保持良好水质、藻相和透明度。
②高温季节可以采取搭遮阳网的方式降低池塘水温。
③经常解毒,降低水体中有害毒素。
2、注重底质养护:
俗话说“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经常下塘底查看底质情况,有条件的彻底清理塘底脏物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定期使用底改产品。
3、选用优质饲料,合理投料:
不要使用劣质、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处;合理控制投喂量和投喂次数,避免对虾摄食变质饲料和过饱导致肝胰脏和肠道病变。
4、保肝护肠:
定期内服活菌、增强免疫力药品、中草药等,改善修复肠道、保肝护肝、帮助肝脏排毒。
5、平常少用抗生素做预防处理。
6、加强管理:
每天巡塘;平时多观察对虾摄食、活力及粪便情况;夜间管理工作不能疏忽,预防缺氧等。
END
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综合梳理网上资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中国水产门户网,志创渔业信息第一品牌;运营十余载,用心感悟行业发展的点滴;水产人,就上中国水产门户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