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ALD)是长期过量摄入酒精所致的一种慢性肝病,可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一系列疾病。95%的重度饮酒者会发展成脂肪肝,其中20—40%可发展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此,我们应当对酒精性肝病有一明确的概念,当发生如下情况时,即应考虑酒精性肝病。
1
如果符合如下项目者,可考虑有酒精性肝病发生
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但应注意性别、个人的差别等因素影响。乙醇量(g)换算公式=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
2、酒精性肝病临床上没有特殊的症状,有患者可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也可有神经症状、精神症状、蜘蛛痣、肝掌等。
3、肝功能可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转氨酶(AST),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升高,其中AST/ALT2(谷?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GT升高,再加之血常规中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升高,均为酒精性肝病的特点。在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但GGT恢复较慢)。
4、影像学诊断。B型超声可显示弥漫性脂肪肝的表现。CT诊断:当肝脏与脾脏的CT值之比≤1,并提示有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这是酒精性肝病在CT的表现,同时有轻度、中度之分。CT可以对肝脏进行整体的评估,鉴别肝癌或者局部脂肪沉积。磁共振弹性成像(MRI)可以定量评估酒精性肝病肝脏脂肪的多少,磁共振质谱成像(MRE)可以检查出有无肝纤维化(肝硬化早期)的变化,提示纤维化(F2-F4)的分级,并对整个肝脏进行全面的评估。
5、排除各种肝炎病毒的现症感染、药物和中毒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2
临床上把酒精性肝病分为以下几型
1、轻症酒精性肝病:肝功能、血常规、B超、CT,如果作“肝活检”病理报告都基本正常或轻度异常。
2、酒精性脂肪肝:B超、CT等符合脂肪肝的标准。肝功能中ALT、AST、GGT可轻度异常。
3、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而造成病情恶化的表现,可有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转肽酶和胆红素增高,甚至出现有肝功能衰竭表现的重症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出现昏迷,急性肾功能衰竭、重度黄疸、上消化道出血等危重变化。王炳元教授对无肝衰表现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提出的新的建议性诊断标准:①饮酒至少超过6个月(通常超过5年)女性饮酒40g/d,男性60g/d,黄疸发作前戒酒少于60天。②已经诊断肝硬化患者近期出现肝区疼痛、发热、黄疸等可先后出现或同时出现症状,但无极度乏力和明显消化道症状,也没明显的出血现象。③血清胆红素正常上线3倍,50u/c<AST<u/c,AST/ALT1.5,GGT明显升高,血象现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④超声弹性成像,磁共振弹性成像和瞬时弹性成像提示肝脏硬度明显增加。⑤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和中毒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血液系统疾病和消化道出血。
4、酒精性肝纤维化:多为“肝穿”后病理报告提示有肝纤维化,如未作肝活检,可通过磁共振弹性成像,瞬间弹性成像或其他能检测肝纤维化的血清化验指标。
5、酒精性肝硬化:有肝硬化的表现,通过影像学及血清学的改变综合分析。
小结
酒精性肝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饮酒量和饮酒时间,在临床上可有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及血清生化学检查和影像学的改变。可明确诊断其中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发生肝衰竭或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病中最重的一个阶段,临床上应高度警惕,早诊断、早治疗、减轻对人体的损伤。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酒精性肝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酒精肝病防治指南(年更新版),实用肝脏病杂志::21(2):-
2、常彬霞、田辉等,酒精性肝病药物治疗靶点,传染病信息:3(2):-
3、张岱、王炳元,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与挑战、实用肝脏病杂志:2:。
张大安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