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结石在我国和东南亚各国较多见。近10年来,我国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明显减少。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绝大多数为胆色素混合结石,部分结石核心中有蛔虫残体。少数病人的结石是由胆囊排出坠人胆总管,其结石与胆囊结石相同,称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然而,其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相同。
(一)临床表现
平素无症状或略有上腹不适,当结石造成胆管梗阻继发胆管炎时,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称为Charcot三联征。
1。腹痛为剑突下和右上腹持续性(constant)绞痛,阵发性加剧,常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这是由于结石下移嵌于胆总管下端壶腹部,引起括约肌痉挛和胆道高压所致。若胆管扩张或平滑肌松弛使嵌顿的结石上浮,腹痛等症状缓解。
2。寒战高热是胆管梗阻并合并感染所致。由于胆道梗阻,胆管内压升高,使胆道感染逆行扩散,致使细菌和毒素通过肝窦入肝静脉,引起菌血症或毒血症。
3。黄疸(jaundice)胆结石嵌于Vater壶腹部不缓解,1~2日后即可出现黄疸。病人先有尿黄,继之巩膜黄染(scleralicterus),而后皮肤黄染伴瘙痒,粪色变浅,甚至呈陶土样便。部分病人结石嵌顿不重,阻塞的胆管近侧扩张,胆结石可漂浮上移,或者小结石通过壶腹部排入十二指
肠,Charcot三联征自行缓解。这种间歇性黄疸,是肝外胆管结石的特点。梗阻性黄疸若长期不解决,将导致肝功能严重损害。
(二)体征
巩膜及皮肤黄染。剑突下或右上腹部有深压痛,感染重时可有局限性腹膜炎,肝区叩击痛。如胆总管下端梗阻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三)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碱性磷酸酶升高,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下降或消失。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四)特殊检查
首选超声检查确定诊断,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胆总管内见结石影像。如诊断困难还可选用CT,MRCP或超声内镜检查,ERCP则兼有治疗作用。
(五)诊断
根据典型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多无困难。肝外胆管结石出现黄疽时应与壶腹部癌鉴别,后者无痛,黄疸多呈进行性加深,超声和CT等检查可见胰头或壶腹部肿物影,可鉴别。
(六)治疗
胆管结石长期存在,即使无黄疸发生也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biliarycirrhosis)。待出现胆道感染、休克时再急诊手术,对病人更无好处,危险性增大,增加手术死亡率。因此,肝外胆管结石应积极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原则包括:①解除胆道梗阻;②取尽结石;③畅通引流胆道,预防结石复发;④合理应用抗生素。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开腹手术,或有条件可首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即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补骨脂酊能不能治疗初发的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