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蛋鸡肝脏疾病的暴发率日益增高。引发肝病的原因众多,而且各种原因引发的肝脏剖解病变有很多相似之处,临床不易区分。目前,临床诊断众说纷纭,处理方式各式各样,由于没有明确鉴别病因,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蛋鸡肝病成为了困扰蛋鸡养殖的一个重要问题,危害巨大。为了有利于从业者对以肝脏病变为主症的疾病做出快速诊断并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现将引发肝脏疾病的主要因素的流行病学、肝脏病理剖检特点及确诊的依据分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肝病的危害和临床特点
肝脏疾病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现为:隐蔽性强;严重影响生产性能;零星死淘率高,强烈应激(免疫)时造成大批死亡等。
1、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肝脏是机体最为重要的“化工厂”及解毒器官,但是神经丛不丰富,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是最大的“隐形杀手”。
(1)强烈应激(免疫)造成大批死亡。带有肝病的鸡群,遇到强烈应激时常常造成大批死亡。临床上养殖户免疫疫苗,特别是应激大的疫苗,如鸡传染性鼻炎油乳剂灭火苗、禽流感疫苗等,免疫后常常造成鸡群大批死亡,给养殖朋友造成谈免色变的心理阴影,往往怀疑疫苗质量,其实是鸡群带有肝病罢了,即使免疫应激小的疫苗,肝脏受损的的鸡也会死亡,只是象鼻炎油苗、霉型体油苗等细菌苗和禽流感组织苗含有大量内毒素,免疫后内毒素加重肝脏的损伤,死亡率更高。
(2)零星突然死亡。临床上很多养殖朋友发现自家饲养的蛋鸡有肝病时,通常是在蛋鸡死亡送到兽医及检测中心剖检后发现的,一部分有经验的养殖朋友,发现产蛋鸡急性死亡,看到鸡冠及全身肌肉发白,大多判定为肝破裂导致的死亡,剖检多次得到印证。
2、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1)肝脏具备分泌卵黄蛋白的功能,蛋鸡卵泡的发育主要是通过肝脏分泌的卵黄蛋白来完成的,卵黄蛋白分泌的快慢,直接影响卵泡的发育速度,影响蛋鸡排卵速度的快慢和产蛋率的高低。
(2)肝脏具有分泌胆汁、储藏糖原,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肝脏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蛋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对蛋鸡产蛋产肉等生产性能影响较大。
(3)肝脏具有较强的解毒功能,血液中的垃圾需要通过肝脏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作用进行转化和清理以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肝脏功能一旦受到破坏,解毒功能大大减弱,蛋鸡的整个生理机能受到影响而不能正常运转,疾病就会发生,严重影响蛋鸡的生长和发育。
3、零星死淘率高
年某检测机构对蛋鸡零星死淘原因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病毒及细菌性疾病分别占零星死淘率的1%和3%,而我们较为忽视的肝脏疾病,高居零星死淘率的96%,目前肝脏疾病已经成为蛋鸡养殖生产中的重要的隐形杀手;据不完全统计,每一万只蛋鸡饲养到日龄,因肝脏疾病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和死亡率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5万元。
二、家禽肝脏病的分类及常见原因
1、家禽肝病按病变性质分类
(1)肝脏肿大的疾病∶巴氏杆菌病、各种中毒病
(2)肝脏坏死的疾病∶组织滴虫病、巴氏杆菌病、结核病、单核细胞增多症
(3)肝脏脂肪变性∶脂肪肝出血症、法氏囊炎、鸡白痢
(4)肝脏硬化∶腹水综合征、黄曲霉菌素中毒、痢特灵中毒
(5)肝脏肿瘤∶马立克病、淋巴细胞白血病、网状内皮增生
(6)肝周炎∶大肠杆菌病
(7)肝脏出血∶热应激、脂肪肝出血、包涵体肝炎
(8)尿酸盐沉积∶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
2、家禽肝病按病因分类
(1)病毒性肝病∶马立克病、禽流感、法氏囊炎、包涵体肝炎、淋巴细胞白血病、大肝大脾症、单核细胞增多症、戊型肝炎
(2)细菌性肝病∶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弧菌性肝炎、螺旋体病、链球菌病、曲霉菌病、结核病、绿脓杆菌病、丹毒、伪结核病、副大肠杆菌病、葡萄菌病、
(3)营养代谢病及管理过失∶脂肪肝出血综合征、脂肪肝肾综合征、生物素缺乏、痛风、腹水、胆碱缺乏、泛酸缺乏、维生素A缺乏、硒缺乏、维生素B2缺乏、热应激
(4)寄生虫病∶组织滴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
(5)中毒性疾病∶黄曲霉菌素中毒、痢特灵中毒、喹乙醇中毒、一氧化碳气体中毒、氨气中毒、磺胺类药物中毒、感冒通中毒、有机磷中毒、硫酸铜中毒、棉籽饼中毒、菜籽饼中毒
三、肝脏病的诊断思路
1、以发病年龄为线索
尽管许多疾病都可引起肝脏的病理变化,但是不同年龄的常发病却差别很大,如同样是脂肪变性,发生在7~14日龄,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可能性较大,发生在24~42日龄则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发生于35~56日龄的鸡应考虑包涵体肝炎,发生在产蛋鸡则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肪肝出血综合征可能性就大;同样是肿瘤,发生于10~2O周龄时,马立克病的可能性就较大,而发生于24~40周龄时,应主要考虑淋巴细胞白血病
2、以发病率、死亡率高低为线索
同样是肝脏肿瘤性疾病,马立克病的死亡率较高,一般由5%~80%,而淋巴细胞白血病却很少超过5%。
3、以肝脏病的病变特点为线索
先根据肝脏病变把常见鸡病分成几个大组,然后再在这一组内的鸡病中进行鉴别,就能很快得出诊断结果。例如发现病鸡有肝脏坏死,就应在组织滴虫病、巴氏杆菌病、结核病、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中进行签别,结合各自的日龄特点及其他器官病变特点很容易得出诊断结果。发生组织滴虫病时,肝脏表面形成一种圆形或不规则形、稍有凹陷的坏死病灶,此种病灶呈淡黄色或淡绿色,边缘稍隆起,这种变化其他疾病见不到;巴氏杆菌病的肝脏肿大,密布有针尖大的白色坏死灶,这也是其他疾病不具备的病变;结核病的肝脏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灰白或灰黄色结节,切开后结节内有干酪样物质;单核细胞增多症肝脏均匀分布着一些4毫米的圆形黄色病灶,中心有出血点。
4、以病史资料为线索
中毒性疾病导致的肝脏损害都有接触毒物的病史,例如煤气(一氧化碳)中毒有煤火取暖时煤火燃烧不完全的中毒史,黄曲霉毒素中毒时有饲喂发霉的饲料的病史,热应激引起肝脏包膜下出血,有鸡舍气温过高的病史。
四、各种常见鸡病的肝脏表现及其他鉴别要点
1、鸡弧菌性肝炎:自然流行仅见于鸡,多见于开产前后的鸡,一般为散发。饲养管理不善、应激反应,鸡患球虫病、大肠杆菌病、霉形体病、鸡痘等是本病发生的诱因。肝脏呈现炎症及坏死过程。常见的肝病变为肝表面有星状黄色小坏死灶,散布于整个肝脏实质内或在肝脏的被膜下有出血区,严重感染的鸡可在肝表面密布菜花样的坏死灶,肝脏破裂后血凝不良。从胆汁内分离培养出病原体及原性测定可做为本病的确诊依据。
2、盲肠肝炎:本病对幼鸡易感性较高,死亡率也最高。成年山鸡也感染,但一般为隐性经过,病情较轻。肝脏病变很典型,整个肝脏肿大,肝脏表面有圆形或不规则的、稍有下陷的溃疡病灶,溃疡病灶中间呈淡黄色或淡绿色,边缘稍隆起,大小不一致,有时溃疡病灶互相连成一片,形成溃疡区这一症状是本病的典型变化。一般一侧盲肠发生病变,也有两侧同时发病的,最急性病鸡剖检可见盲肠发生严重的出血性炎症,肠内含有血液,盲肠肿大,肠壁肥厚,肠内容物干燥秘结,变成干酪样的凝固栓子堵塞在肠内,如把这种栓子横断切开,可见切面呈同心层状,中心是黑红色的凝固血,外边包着灰白或淡黄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物。盲肠病变部触片或用肝病灶部切片,染色发现组织滴虫,可作为本病的确诊依据。
3、包涵体肝炎:该病主要特征是幼鸡群死亡率突然增高,大多数发生于3-7周龄,集中于5周龄。病程持续7-10天后突然停止。包涵体只在肝脏内形成。病鸡严重贫血,肝肿大、出血和坏死。主要变化为贫血、黄疸,肝脏肿大、苍白、质脆,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出血点,有的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肝褪色呈淡褐色至黄色,病程长的病鸡肝萎缩。肾肿大、苍白,被膜散在点状出血,肾小管内有尿酸盐沉积。有的病例尚可见脾脏和法氏囊萎缩,骨髓病变,长骨骨髓呈桃红色或黄褐色,偶见呈灰白色胶冻状。皮下、胸肌、腿肌、肠及其他脏器可见有明显出血。病理学检查,肝触片、染色,肝细胞内发现有嗜伊红或嗜硷性的核内包涵体;病毒分离及鉴定尚未成为本病的标准诊断程序。
4、脂肪肝综合征:多发于过渡肥胖的产蛋鸡,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多量的脂肪沉积。肝肿大,边缘钝圆,呈油灰色,质脆易碎,用力切时,在刀表面有脂肪滴附着。肝表面有出血点,在肝被膜下或腹腔内往往有大的血凝块。组织学检查为重度脂肪变性。有的鸡心肌变性呈黄白色,有时肾略变黄,睥、心、肠道有程度不同的小出血点,根据病因、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血液化验指标,以及病理变化特征即可确诊。
5、霉菌毒素性肝病:霉菌毒素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霉菌毒素中毒可导致肝脏多灶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增生以及发病前期由于充血而呈暗红色,后期由于脂肪聚集呈黄色,但不管发病前期与后期都为橡皮肝的感觉。胆囊黏膜由于胆小管的增生和坏死而发炎,出现胆囊脆性增大的现象。在诊断本病时应注意到病鸡的孵化率显著下降。
6、白痢:该病一般发生于三周内的雏鸡,肺及其他器官表面呈现有小坏死灶。心脏及肠管表面可看到有肉芽肿样的病变。细菌分离及血清学试验有助于感染鸡群的确诊。
7、急性型禽霍乱:禽霍乱造成鸡的死亡损失通常发生于产蛋鸡群,因这种年龄的鸡较幼龄鸡更为易感。16周龄以下的鸡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肝脏的病理变化常表现为二种形式:一种是肝表面现浅色条纹,由于肝脏局部缺血,而使肝表面散布有无数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另一种表现是,带有深色充血型的肝损害。除肝脏病变外,常伴有明显的肝体积肿大和组织出血,尤以心脏外膜及浆膜下出血最为明显,十二指肠呈明显充血或出血。毒力较低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不会使肝表面形成坏死灶。1月龄以内的雏鸡霍乱的病理性损伤常表现在肺脏,而不是在肝脏。肝、脾触片或心血涂片染色镜检、培养、病原性测定等项可作为禽霍乱的确诊依据。
8、淋巴细胞白血病:肝表面上具有白色斑点状或结节样的灰白色瘤肿样物,肝体积多半肿大;脾、肾、腺胃、胰、骨髓、腔上囊、胸腺等组织脏器亦有瘤肿样物。6月龄以上的鸡多发,血液涂片可见到有大小一致的淋巴细胞。
9、戊型肝炎(大肝大脾症):肝脏、脾脏体枳极度増大,达正常的几倍,外观呈大理石状。肝脏质脆或坚实,有时呈砂砾状。
10、棉籽饼中毒:肝、肾和横纹肌变性、坏死。食欲和体重下降,两腿无力。母鸡产蛋小,蛋黄膜增厚,蛋黄呈茶色至深绿色,不易调碎调匀:煮熟后的蛋黄坚韧有弹性,俗称“硬黄蛋”;蛋门呈粉红色,孵化率降低。根据饲喂棉籽饼粕的病史,结合相应的病理变化,可作出诊断。
11、菜籽饼中毒:肝肿大,肾点状出血,肺气肿、水肿,心内、外膜均有点状出血。胃内有菜籽饼渣和血凝块。血液呈油漆状,凝固不良。根据饲喂菜籽饼的发病史、胃肠炎及血尿等临床特征可以作出诊断。
12、硫酸铜中毒:肝肾严重变性,表面有灰白色或黄色斑点。嗦囊和食道下部粘膜为凝固性坏死。肠道粘膜覆盖有绿色或白色假膜。
13、有机磷中毒:肝肾肿大、质脆,呈脂肪变性。胃内容物有大蒜味,胃肠粘膜出血,流涎,呼吸困雄,后期昏迷。
14、痢特灵中毒:肝肿大、出血,心脏有点状出血。消化道内有黄色内容物。病鸡初期精神萎顿,后期兴奋、运动失调、两腿抽搐、倒地转圈、无目的飞跑。
15、喹乙醇中毒:肝重度黄染。肠道粘膜广泛性出血,肾脏肿大呈紫黑色并有大量出血点。
五、蛋鸡肝脏疾病个人总结
蛋鸡肝脏疾病原因众多,但临床多见不易区分的主要是弧菌性肝炎、包涵体肝炎、戊型肝炎、霉菌毒素性肝炎、脂肪肝综合征等,脂肪肝综合症、弧菌性肝炎、霉菌毒素引起的肝脏疾病占比最高,危害最大,腺病毒导致的肝脏疾病依然猖獗,戊型肝炎不容忽视。其中脂肪肝综合症多集中在-日龄,弧菌性肝炎多集中在90-日龄,霉菌毒素中毒造成的肝脏损伤多集中在~日龄;戊型肝炎多集中-年龄。
六、蛋鸡肝脏疾病防控
1、预防
(1)合理选择鸡苗,减少种源传播
选择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健康鸡雏进行饲养,最大限度地避免可对肝脏造成损伤的蛋传疾病对鸡群的影响,有条件的鸡场可以与种鸡场成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深入合作,把控种鸡场某些危害较大的可以垂直传播疾病的阳性率,同时对入场1日龄鸡雏做阳性率筛查和抗体检测,监督互助,共同控制母源传播的疾病对鸡群肝病的影响。
(2)合理营养
选择干净、清洁、无污染、营养充足、配方合理的日粮进行饲喂,同时根据季节,舍内温度,体重达标情况、均匀度以及鸡群不同日龄对营养的不同需求,及时调整日粮配方,避免营养过剩导致鸡群肝脏负担过重而发生脂肪肝综合症。
(3)合理饲喂,防止霉变
给予合理的饲喂制度,避免一次性加料过多,导致饲料中部分维生素氧化而失去作用,及时检修饮水所用的乳头或水杯是否漏水,避免饮水滴漏到饲料上导致饲料霉变,导致鸡群发生霉菌性肝炎。
(4)注意卫生消毒
细菌滋生是导致鸡群易发生肝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及时进行水线清理和合理消毒是杜绝此类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5)选择使用品牌苗避免疫苗污染
选择正规厂家的SPF疫苗,避免因为疫苗污染而感染腺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等疾病,注射油苗时,勤换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6)尽量减少可控应激
饲养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可控的各种应激,无法避免时,如疫苗注射免疫,提前投喂抗应激药品(氨基维补液)和保肝药(肝乐旺)。
(7)定期保肝
增强肝脏排毒功能,添加保肝护肝制剂(肝乐旺),修复肝损伤,促进代谢,维持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蛋禽、种禽在开产后10周开始添加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为5天;以后每月一个疗程,可明显降低肝脏疾病的发生率,维持高产,降低死淘率,提高生产性能。
(8)免疫预防
对日益猖狂的的包涵体肝炎,选用新流腺疫苗注射预防。
2、治疗
(1)治疗原则:
抗菌抗病毒:黄连解毒散、茵栀解毒颗粒,
修复肝脏:肝乐旺、润鑫肝泰
(2)治疗方案——细菌性病毒性傻瓜经验方
黄连解毒散+茵栀解毒颗粒+肝乐旺,混合拌料5天,有很好效果,而且不复发!
(3)特殊情况处理:
盲肠肝炎:用上方的同时加抗组织滴虫药:甲硝唑或青蒿常山颗粒
弧菌性肝炎:用上述经典方的同时加抗生素。
七、产品介绍
肝乐旺
2、黄连解毒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