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季节,天寒地冻,如果不注意预防,很容易长冻疮。冻疮主要表现为身体暴露部位出现红斑、肿胀,有痒感,遇热后加剧,严重者还会出现水疱、溃疡,天气暖和后可自愈,但到冬季容易复发。
病因:是由于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淤血而发病。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缺乏运动等均可导致冻疮的发生。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足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
治疗:
1.未破溃者可外用肝素钠乳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维生素E软膏等。已破溃者外用红霉素软膏等预防感染。
2.可口服扩张血管药物如烟酸。
3.可用氦-氖激光或红光照射患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积极预防很重要:
1.冬季外出要特别注意手、脚、耳等冻疮好发部位的保暖,室温应尽量不低于10℃。
2.足部多汗的要勤换鞋袜,保持干燥,不穿过紧鞋袜。
3.受冻后不宜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4.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5.伴有其他相关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编辑、校稿:常祥陈圆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