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花今年前两天,抖音账号“心选蜂花老国货”发布了一则消息:“蜂花老板亲自直播,含泪表示:蜂花有37年历史,不是杂牌,一直受外资企业打压,37年无违规,10年来仅仅涨价2元钱。”一时间,互联网上开始了一场拯救国货品牌的爱国运动。“支持国货!”“现在就去买!”十几万网友纷纷冲进峰花直播间,2天集体砸41万买发洗水,买断货了4条商品链接。
小王是95后,也是集体抢蜂花的其中一员。对于抢峰花的行为,她是这么说的:“一开始,我就是去看看,我觉得我挺理性的。然后就看到一瓶柔顺护发素,正好是我需要的,价格跟某宝上杂牌差不多,但人家是品牌,口碑又挺好,直播间都卖断了,于是就到某宝入手了。”
当时是跟风抢吗?“我没有从众心理,这些老字号品牌不是东西不行,只是平时没啥声响,或是以前给人留下太深的土鳖印象,大家没发现他们已经进步了。
抢国货老品牌是因为爱国吗?
“买个国货,不需要跟爱国划等号,也没啥好自我标榜的。单从消费角度说,蜂花的质量也许没有几百块的洗发水那么好,但也不至于很劣质,但性价肯定是最高。”
买完是什么感觉呢?
平时买个洗发水都要一两百,现在这一大瓶才20多,我感觉我赚了。
还有货架上全卖断货了,别人都没买到,感觉自己又赚了。
双十一都没有这么快乐过。一没刷信用卡,二没用花呗。价位完全在消费能力以内。
觉得自己这种抢购行为是不是有些野性消费?
平时花上百元买瓶洗发水,我觉得那才是野性消费,这次从头到尾我都觉得自己很理性。
蜂花的热卖,常常被定义为消费者为“爱国”买单,是爱国情怀引发的野性消费。而抢购用户的经历和想法让我们发现,蜂花的热卖,并不是野性消费,恰恰相反是理性消费。是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悄悄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的结果。
去年,年发布《中国消费者网购消费信心指数调研报告》中指出:现在国内的60后和70后是最认同理性消费的一代。然而,接下来的调查,让人意外的是“90后和00后对理性消费的认同感超过了80后,甚至非常接近60和70后。
这个结果就有点意思了,通常来说,年龄越大,越趋向理性消费。然而报告告诉我们,年轻的90和00后一代,有更强的理性消费观。另一份北师大发布的《新青年消费观察研究报告》也出现了类似的结论:当代大多数的年轻人更愿意“通过精打细算购买高性价比的商品”。
同时,以“低价策略”成功占据电商平台C位的拼多多,“95后的年轻用户占比高达32%”这个事实,也印证了Z时代的年轻人的新理性消费观:谁说便宜无好货,只要你足够理性,看清套路,熟悉互联网电商,就可以用合理的价格享受高品质商品。80后中,曾经火极一时的“卖肾买苹果”的消费观,一去不复返。
现在的年轻人,不需要自己的消费和同学、朋友、流行保持一致。消费也不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获得他人认可、尊重和赞美了。
正是年轻一代这样的消费观念改变,才让蜂花有了热卖的源动力。
#大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