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黄疸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5mg/dl以内)(红细胞大量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增多,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多,超出肝处理能力),结合胆红素正常,尿胆红素阴性(未结合胆红素难溶于水不能由肾腓出),尿胆素原和尿胆素阳性(肝最大限度的合成结合胆红素并随胆汁排入肠腔,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胆素原生成增多),粪便颜色加深,血清酶类检测正常。
梗阻性黄疸
血浆总胆红素增加(10~30mg/dl),未结合胆红素轻度增加,结合胆红素高度增加(胆道阻塞,结合胆红素排出受阻逆流入血),尿胆红素强阳性(因结合胆红素溶于水,可以从肾排出),尿及粪胆素原减少或消失(结合胆红素无法或较少进入肠腔被还原为胆素原),尿胆素阴性,粪便颜色变浅。血清酶中ALP及γ-GT明显增高,血胆固醇增高。
肝细胞性黄疸
未结合与结合型胆红素均增加(由于肝病变,致使处理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降低,所以血中未结合肝红素增高。同时由于肝细胞肿胀而使毛细胆管阻塞,造成结合型胆红素逆流入血,故结合胆红素也增加),尿胆红素阳性(结合胆红素溶于水,可以从肾排出),尿胆素原和尿胆素阳性。但AST、ALT显著升高,γ-GT轻度升高,胆固醇及胆固醇酯降低。
鉴别
1、判断黄疸的程度
当血清总胆红素(TB)浓度超过34.2μmol/L时,出现巩膜、粘膜和皮肤的黄染,称黄疸;TB浓度超过正常值,但不超过34.2μmol/L时,肉眼未见黄染,则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
1)TB为34.2~μmol/L时为轻度黄疸;
2)TB为~μmol/L时为中度黄疸;
3)TBμmol/L时为重度黄疸。
2、判断黄疸原因
溶血性黄疸通常为轻度黄疸,TB85.5μmol/L;
肝细胞性黄疸为轻、中度黄疸,TB为17.1~μmol/L;
梗阻性黄疸通常为中、重度黄疸,TB增高较前两者明显,不完全梗阻为~μmol/L,完全梗阻常μmol/L;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足月儿TBμmol/L,早产儿TB.5μmol/L,结合胆红素DB25.5μmol/L。
3、判断黄疸的类型
1)溶血性黄疸时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明显,DB/TB0.2;
2)梗阻性黄疸时以结合胆红素增高明显,DB/TB0.5;
3)肝细胞性黄疸时DB及间接胆红素(IB)均增加,DB/TB比值0.2,但0.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